重磅宏观数据即将公布,经济是否"开门稳"?
时间:2022-03-13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随着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发力见效,中国经济稳健复苏。

3月15日国家统计局将发布今年前两月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经济数据。市场预计1~2月消费将有所修复,得益于低基数及财政政策持续发力,制造业投资增速或将延续强势,基建投资有望迎来“开门红”。

从目前已经发布的1~2月进出口数据、社融信贷数据来看,外贸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实现了“开局稳”。部分金融数据出现阶段性回落,反映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仍然偏弱。

第一财经研究院最新发布的3月份“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50.23,较上月回落,但仍高于50荣枯线。经济学家们预计我国经济持续承压,政策层面稳增长力度有望增加,整体经济温和复苏。

工业生产恢复形势较好

3月第一财经首席调研结果显示,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3.37%。去年在高基数和散发疫情、芯片短缺等因素影响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前高后低。但2021年四季度两年平均增长5.5%,较三季度两年平均增速加快0.2个百分点;10月、11月、12月当月增速分别达到3.5%、3.8%、4.3%,生产逐月回升。

今年以来,工业生产继续稳步恢复,受春节假期和冬奥部分地区停工停产影响,市场此前预计1~2月工业生产有所放缓,但多组高频数据显示,在稳增长的宏观政策基调下,全国工业生产恢复形势依然较好。

比如,冬奥期间河北多家钢铁厂限产,但全国163家样本钢厂高炉开工率仍然达到57.18%,虽然同比处于偏低水平,但环比大幅提高,粗钢和钢材的日均产量也高于去年四季度。全国涤纶短纤装置负荷率和江浙地区涤纶长丝开工率分别为82.91%和40.72%,高于去年四季度。

中泰证券认为,春节假期和冬奥会限产影响之下,工业生产恢复受到干扰,但节后生产持续改善,整体来看,1~2月发电耗煤同比增速由负转正,而前两月全国钢厂高炉开工率较去年12月整体上行。预计今年前两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

中金公司发布的研报称,考虑到高基数的影响,预计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2月PMI环比上升幅度高于季节性相似的2019年2月,主要推动因素为:一是就地过年使得生产回落幅度小于季节性,二是需求扩张超出季节性。此外,从高频数据来看,年初至2月中旬沿海八省电厂发电量累计同比增速为7.7%,较2021年12月提高7.3个百分点。

工信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罗俊杰今年1月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回答第一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今年一季度工业经济面临着较大下行压力,工信部将推出更加有力有效的政策举措,做好预调微调和跨周期调节,打好工业稳增长“组合拳”“连环招”,全力以赴推动一季度工业经济平稳发展。

基建投资有望迎来“开门红”

投资方面,参与第一财经首席调研的经济学家对1~2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预测均值为4.49%,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增速的预测均值为-3.24%。

中泰证券认为,在宽松政策的支持下,制造业投资增速或将延续强势,引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上行,预计前两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为5.6%。

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预测,1~2月投资同比增速可能从前值2%加快至4%。受低基数影响,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或加快至15%左右;房地产下行趋势可能持续,房地产投资或同比下跌10%左右。得益于低基数及财政支持继续发力,2月基建投资同比增速可能反弹至8%。

业内普遍认为,2022年初地方债发行较2021年同期明显提速,“政策靠前发力”的支持下,基建的资金和项目都较为充裕,基建投资有望迎来“开门红”。

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地方政府发行新增债券额度已达到10776亿元,而去年同期地方没发行过新增债券。前两个月发行的地方政府新增债券主要以专项债为主,占比约八成。当前基建投资更加依赖专项债筹资,专项债已经成为政府拉动投资最直接、最有效的政策工具之一。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基建作为稳增长的重要力量,不仅能快速见效稳定总需求,而且还能优化供给结构,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是基于当前形势做的逆周期调节和跨周期调节的措施。下一步需推动当前项目尽快落地实施,做好资金与项目的衔接,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同时,加强后续重大项目储备工作,提前筛选、储备优质项目,确保资金到位后及时开工建设。

消费增速将上行

2021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4.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5%,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5.4%,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3个百分点,消费重新成为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2021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较11月下降2.2个百分点。

中泰证券认为,年初国内本土疫情有所反复,但春运客流增长仍比较明显,虽然部分春节消费表现不尽如人意,如春节假期国内旅游恢复水平不及2021年同期,春节档电影票房收入和人次较去年也有所回落,但从占比较大的汽车消费来看,销量增速有一定程度的回升。预计前两月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将上行至4.4%。

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81.3万辆和173.7万辆,同比增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