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后的东山肉菜市场
近日,深圳多个城市更新项目迎来新进展。
其中,福田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发布关于香蜜湖街道南天电力城市更新单元(以下简称“南天电力项目”)、华富街道三星工业区(以下简称“三星工业区项目”)等三个项目的规划(修改)公告。实施主体涉及京基集团、卓越集团、万科等。
另外,时隔半年,深圳华南城城市更新项目进入实质规划阶段。携手国资的华南城控股有限公司(1668.HK,以下简称“华南城”)方面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有了千亿旧改项目加持,与国资背景企业的通力合作,未来华南城必将打开崭新的发展局面,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新动力。
事实上,近年来出台的不少相关政策对城市更新施以不同程度的笔墨。政策引导及推动下,也吸引了一批社会力量的参与。
根据《2022深圳城市更新白皮书》,深圳城市更新项目实施主体类型中,民营企业占比最高,为74%;其次为国企,占比16%;双主体申报项目占比6%。
引入国资
在民企携手合作之外,城市更新赛道也涌现了国资力量。
公告显示,南天电力项目被列入《2013年深圳市城市更新单元计划第二批计划》,申报主体为深圳南天电力有限公司,该更新单元于2018年9月取得更新单元规划批复,2022年1月12日对已批规划进行修改,现已经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批准,予以公告。
上述项目位于南天一路和侨香二道交界处东北角,分两期实施。
根据项目规划(草案),南天电力项目用地面积约4.83万平方米,计容积率建筑面积21.2万平方米,规划容积率9.19,其中包括住宅4.2万平方米(含7600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商业办公及酒店11.36万平方米,商务公寓4.89万平方米,公共配套设施建筑面积7460平方米,地下商业建筑面积6900平方米。
根据公告,南天电力项目的实施主体为深圳兄弟联合置业有限公司,由深圳市合佳盈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南海一诺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海一诺实业”)和深圳博邦和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邦和投资”)分别持股48%、32%、20%。
其中,南海一诺实业的大股东为深圳市京基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后者隶属京基集团。据不完全统计,京基集团在深圳布局有水贝村、湖贝新村、大围村、梅富村、京基蔡屋围等多个旧改项目。
博邦和投资由卓越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持股75%,后者为卓越集团全资子公司。官网显示,2013年5月,卓越集团集中整合优势资源,成立全国第一家城市更新集团,全面推进城市更新发展。
在民企携手合作之外,城市更新赛道也涌现了国资力量。
3月3日,华南城与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规院”)进行战略合作并签约,双方将基于全国华南城园区,在园区规划设计、城市更新规划、建筑设计等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
记者了解到,深规院为圳市特区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区建发”)子公司。2021年12月30日,华南城与特区建发签订股权认购协议,认购完成后,特区建发成为华南城单一第一大股东。
华南城称,本次启动的深圳华南城一期城市更新规划,是华南城旧改项目的核心。公司表示,“期待双方携手,在深圳平湖这片土地上,以百万级规模再造一座崭新的华南城,以千亿级价值创建深圳城市新名片。”
2021年6月,华南城公告称,将正式启动深圳华南城一期城市更新项目规划。纳入该计划的地块占地面积为43万平方米,可带来超过1000亿元的商业价值。
彼时,由于项目体量庞大,华南城正在与各相关政府部门商定具体规划方案,以确保项目以最快速度和商业利益最大化的方向推进。
多元参与
民营企业占比最高,其次为国企;双主体申报项目占比6%。
2021年,深圳发布全国首部城市更新条例——《深圳经济特区城市更新条例》,城市更新迎来政策春风,众多企业涌入赛道。
根据《2022深圳城市更新白皮书》,截至2021年12月31日,深圳实施主体公示项目共计478个,拆除规模合计2848.4公顷,可开发建设用地面积合计1959.6公顷。其中,自2010年以来(不含2010年),2021年实施主体公示项目数量最多,为59个;2015年实施主体公示项目拆除范围面积及可开发建设用地面积均为最大,拆除规模为332.2公顷,可开发建设用地面积为245.8公顷。
基于实施主体公示项目拆除规模进行分析,在深圳,工改项目拆除规模最大,总拆除规模为1740公顷,占总拆除规模61%;其次为村改项目,总拆除规模为960.3公顷,占比34%。
就项目规模的实施率而言,截至2021年12月31日,深圳计划实施率约35%,规划实施率为54%。
记者注意到,深圳城市更新项目实施主体类型包括八种。其中,民营企业占比最高,为74%;其次为国企,占比16%;双主体申报项目占比6%,双主体含“民营企业+政府”“国企+民营企业”“国企+村集体股份公司”和“民营企业+村集体股份公司”。
中指研究院表示,大力推进和实施城市更新,为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城市更新或是行业新发展模式的重要探索,“城市发展已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随着城市更新相关配套政策不断落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