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各省份社融的修复情况——浙江,江苏,山东,四川,安徽是信用扩张的主力省份,吉林,天津,辽宁,北京,湖北,河南等省份信用扩张压力较大。
总体观测各省份的社融总量与结构数据,我们将各省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省份是2021年信用扩张的主力,这些省份一方面社融占全国的比重明显提升,另一方面社融的内部各结构修复在全国也呈现名列前茅的态势。这类省份主要有浙江,江苏,山东,四川,安徽等五个省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江苏省2021年政府债占全国的比重较2019年有所下滑,这反应了江苏省企业和居民的融资修复事实上更为强劲。
第二类省份是信用收缩的省份,这类省份一方面社融占全国的比重较2019明显下滑,另一方面内部的各类结构占全国的比重也低于2019。这类省份主要是吉林,天津,辽宁,北京,湖北,河南。特别是辽宁省,2021年辽宁的社融总量和直接融资总量均为负值,仅有贷款增量为996亿,信用收缩明显。
第三类省份是一些特点较为鲜明的省份,这些省份包含广东和广西。
广东省的社融扩张主要依赖于政府债融资。广东省贷款融资和直接融资占全国的比重均有所下滑,但是依赖于政府债占全国比重的明显提升,广东省社融占全国的比重仍有所增加。
广西省可能受到了政府债发行量下滑的拖累。广西省贷款融资和直接融资占全国的比重均有所增加,但是由于政府债占全国比重的下行,因此广西省社融占全国的比重也边际走低。
此外还有一些省份的融资结构存在差异。从贷款来看,黑龙江,山西,青海,河北,福建,甘肃,云南,宁夏,广西等9省份信贷占全国比重抬升的同时,社融占全国比重则有所下滑。这表明这些省份的非贷款融资下滑过快。从直接融资(企业债券融资+股票融资)来看,内蒙古,山西,新疆,广东,上海等五个省或者直辖市的社融扩张的同时,直接融资占全国的比重有明显的下行。
重庆,广西,湖南等三个省或直辖市社融占全国比重虽然下滑,但是直接融资占全国的比重却有明显的提升。
影响信用扩张的五个因素——人口流动,地产销售,信用利差,疫情管控,出口强弱
总体而言,优秀的省份皆有共性,不幸的省份各自不幸浙江,江苏,山东,四川,安徽等五个扩信用的主力省份有些明显的共性。
首先这些省份大多出口占全国的比重较高,受到出口带动较为明显。其次这些省份的疫情管控相对到位,多数月份都处于疫情清零的状态。第三这些省份均为人口流入大省。第四这些省份2021年房地产销售同比边际走高,信用利差也相对较低。
关于信用收缩的省份来看,大家的影响因素似乎不尽相同。吉林,辽宁,湖北信用收缩的原因或与人口流出和地产销售回落相关,并且辽宁和湖北的疫情管控事实上也不算到位。此外,同样受到防疫不利的影响还有北京。河南信用收缩可能与地产销售下滑相关,天津同样受到了地产销售下滑的影响,并且天津的产业债利差也在走高,人口也在流出。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