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完善数字经济治理,释放数据要素潜力”。
对于2022年重点工作,《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及“数字经济”、“数字产业”和“数字中国”等建设。而事实上,自2017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数字经济”已累计5次被重点提及(2018年仅提及“数字中国”)。
发展数字经济正成为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国务院今年1月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
在发展数字经济、加强数字中国建设的机遇面前,各地也开始加速布局。据不完全统计,在此前各地密集召开的2022年地方两会中,已有超过25个省(市、自治区)明确提及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并将其视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中心。而值得注意的是,浙江省和江西省分别将数字经济列为全省“一号工程”和“一号发展工程”,以此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促进数字经济全面快速健康发展,将成为稳定经济大盘、继续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同时也让中国经济预期更乐观,发展更有底气。
全面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
2022年,浙江省再度强调要继续深化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2%。
据了解,和往年笼统表述不同,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不仅首次以“单独成段”的方式对“数字经济”进行了重点阐述,同时首次提出了“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和“完善数字经济治理”的说法。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刘晨分析称,《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强整体布局,一方面,为后续各部门围绕数字经济展开相应规划和具体举措提供了重要遵循;另一方面,也将推动各区域结合地区经济水平、产业基础等进一步细化布局。
具体而言,上海市提出将聚力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江苏省则提出将把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作为江苏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
据了解,早在2017年12月,浙江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把数字经济作为‘一号工程’来抓”;2018年7月24日,浙江召开全省数字经济发展大会并提出要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主线,全面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持续加力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争创国家数字经济示范省。
2021年,浙江省提出要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2022年,浙江省再度强调要继续深化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2%。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4月江西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上,江西省出台《江西省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也作出了把数字经济发展作为加快江西省新动能培育的“一号工程”的战略决策。
今年2月7日,虎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江西省委、省政府专门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的意见》,勾勒出江西省当前及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路线图”。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小涓表示,数字经济可以分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分别占比1/5和4/5。“可以推算得知,到2025年,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部分产出合计将超过GDP总量的5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1/3,数字经济将占据国民经济半壁江山和成为增量的主要贡献来源。”
企业掘金数字化转型机遇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也认为,龙头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等部署也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全国人大代表、禹洲集团董事长林龙安认为,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基础设施的智慧化,大力发展智慧管网、智慧水务,推动智慧灯杆、智能井盖等应用,促进市政设施智慧化;另一方面,要加速建立城市部件物联网感知体系,提高城市数字化水平。
“工业互联网能够推进城市经济数字化,对城市数字化和数字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应该让工业互联网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也表示,智慧城市是数字经济的重要载体,城市数字化包括经济、治理、生活三大领域,其中经济数字化是基础和驱动力,能够为治理数字化和生活数字化赢得时间、空间和经济基础。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也认为,龙头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制造业龙头企业具有实力规模强、数字化变革起步早、数字化实践场景多、数字化经验足等优势,引领示范整个行业数字化转型,支撑我国高质量发展、实现制造强国。”
张天任建议,要实施数字化转型扶持政策。在国家层面健全专项工作机制,建立专项扶持资金,鼓励和支持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