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中国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1年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同比上涨0.9%,环比上涨0.6%;2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8.8%,环比上涨0.5%。
数据要点:
过高基数与春节期间物价上涨对冲,CPI同比增速持平。
2月份CPI同比上涨0.9%,与上月涨幅持平。其中,CPI环比上涨0.6%,春节期间物价继续上涨;翘尾因素下跌0.6%,可见高基数导致CPI同比增速持平。
食品项中,鲜菜、水产品与鲜果涨价明显,肉蛋类降价。
CPI食品分项中,鲜菜、水产品与鲜果价格的上涨最为凶猛,2月环比上涨幅度分别为6%,4.8%和3%。鲜菜价格上涨原因一方面受到春节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受到前期寒潮天气对蔬菜生产和供应的影响。
随着气温回升,蔬菜生长速度加快,供应量增大,预期价格将有下行趋势。牛羊肉价格小幅波动。猪肉和蛋类供应充足,价格分别环比下降4.6%和3.1%。
非食品项中,交通工具用燃料涨幅最大,家具和旅游紧随其后。
非食品项中交通工具用燃料和通信2月价格环比增长分别为6.1%与1.4%,交通工具用燃料主要受到能源价格上涨的带动。同时,交通工具用燃料的上涨是推动交通和通信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另外,家用器具和旅游价格也明显上涨,2月环比上涨1.1%和1%。
3月CPI仍有上行趋势,预计同比增长1.7%左右。
展望3月份,年后居民集中采购的意愿下降。同时,就目前情况而言,国家收储政策带来的利好有限,而天气回暖加剧了消费市场萎靡表现,短期猪肉价格仍存在下行压力。而受地缘冲突持续、主要国家石油储备释放不足等因素影响,后期国际油价的变动仍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油价面临继续上行的压力。结合CPI翘尾因素上涨0.5%,预计3月CPI同比增长1.7%左右。
PPI同比增速维持下降态势,环比由降转涨。2月份PPI同比上涨8.8%,较1月下降0.3个百分点。其中,PPI环比上涨了0.5%,翘尾因素下降了0.8个百分点,可见基数过高导致PPI同比增速继续下滑。
油气、铁矿石及有色矿相关产品价格涨幅最大。
PPI环比增速提高,主要是油气、铁矿石及有色矿相关产品涨价。分大类看,生产资料环比上涨0.7%,较上月提升0.9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环比增长0.1%,增速同样有小幅提升。具体品种而言,化纤、有色金属和石油加工品环比涨幅都在1%以上。
预期3月PPI同比增速下行速度减缓。
展望未来,随着国内对于重启基建、地产及稳定经济大盘的预期提升,黑色商品价格仍有上行压力。同时到受海外能源价格波动影响,国家发改委屡屡出台的“保供稳价”政策任重道远,落地效果仍待观望。
结合PPI翘尾因素下降1.71%,预计9月份PPI同比增7.2%。
国内CPI通胀温和可控,PPI下行或放缓
2月份的通胀数据表明,即使在近期国内通胀近忧与远虑并存的情况下,CPI同比增速并无显著提升,PPI增速仍维持下行趋势。预期3月份乃至2022上半年,CPI仍有上行压力,但上涨幅度温和可控;受国际油价波动影响,预期PPI同比增速下行速度趋缓。
风险提示:
1、美国疫情扩散
2、地缘政治危机持续发酵
3、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