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骥:上海下一代国际社区什么样
时间:2022-03-08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国际社区是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进程中的必然产物。作为对外开放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上海诞生了我国第一代国际社区,并在这片热土上持续演进,是研究国际社区建设发展的绝佳样本。

国际社区的蝶变和本质

(一)第一代国际社区:古北

随着改革开放拉开帷幕,上海于1979年开始规划、1983年启动建设了第一个涉外商务区——虹桥经济开发区,以展览展示、商务办公、宾馆居住、外事活动等功能为主,吸引汇聚了一大批外籍人士。为解决他们基本的生活居住需求,1984年11月,市政府批复同意规划建设古北新区;1986年10月,由国务院批准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古北新区是以海外人士、外国专家、港澳台同胞等为主要居住对象的涉外社区,成为上海第一个涉外商住区,也是上海当时唯一成片规划开发的板块。

那个年代,上海还在实行外销房政策,古北社区的住宅都属于侨汇商品房(外销房),仅销售或出租给政策规定范围内的对象,并以外汇结算。这批住宅建筑标准较高,在上海大量小区连独立卫生间、厨房都没有的年代,古北就已经做到了人车分流、围合式景观布局、电梯入库、配备国际一线厨卫用品等令人羡慕的水准。而且商店大量销售进口产品,比上海其他地区商品的品质更好、档次更高,据说当时车厘子只有在古北才能买得到。正是这种国际化的理念,以及上佳的硬件设施,使得古北成为境外人士安家落户的首选。境外人士多、华侨华裔多、留学归国人员多、新社会阶层人士多、租赁比例超60%等,是古北社区的主要特点。

(二)量身定制的第二代国际社区:碧云

1992年,国务院批复设立浦东新区,上海对外开放的水平被推上新的高度。1997年,金桥出口加工区引入了我国汽车工业最大的合资项目——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外籍人士在浦东进一步集聚。为配合金桥地区产业与城镇的融合发展,给外资企业的技术人员、中高管提供住所,1997年同步开工建设了碧云国际社区。因为通用来自美国,碧云社区主要考虑了美国人的居住方式,即普遍自驾出行,家里孩子多,将大面积别墅作为社区的主体。碧云社区的配套设施也相当给力,在教育方面建设了平和双语、协和双语、德威学校、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在医疗方面引入了华山医院、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在体育方面建设了高尔夫球场以及我国第一个社区型橄榄球场;在消费方面引入了浦东第一家家乐福。

高品质的规划建设,加上贴心的服务配套,让碧云社区充满了吸引力。落户上海的世界500强企业的外籍高管近半数居住在碧云社区,约1.4万常住人口中,外籍人士比例超过50%,最高时甚至超过90%,因而收获了“小联合国”的称号。

对比古北第一代国际社区,碧云不仅在规划建设方面延续了高端路线,而且在设施配套、综合服务方面更加出彩,国际社区的开发建设越来越体现出硬件与软件并重的理念。

(三)引领未来的第三代国际社区: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

第一、二代国际社区呈现出显著的外商投资主导因素。随着上海对外开放迈入新阶段,一方面吸引外资从量变走向质变,很难再像之前那样大规模引入外国人群;另一方面随着城市整体建设水平的提升,配套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高品质居住社区不再是稀缺资源,国际社区的形态和内涵也随之改变。

目前正在孕育的第三代国际社区,不再仅仅作为响应外商投资的配套设施,其本身也将承载吸引投资、吸引人才、提升城市开放水平的功能,完成从配合服务对外开放到引领推动对外开放的角色转变。正在临港新片区建设的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WLA科学社区)就体现了这种理念。该社区位于临港滴水湖南侧国际创新协同区内,占地约2.5平方公里,是全国首个“科学家社区”城市单元,也完全突破了居住社区的概念,定位于打造“世界级的新时代重大前沿科学策源地”。在以科学家为核心服务对象的社区中,科学家工作的实验室才是社区的核心圈层,在实验室外围布局创新孵化器和产业集群,帮助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实现社会应用,具有很强的全球化关联属性。因此整个社区的规划布局非常注重促进思想交流、科研支持、研发转化等功能,并建设了WLF国际会议中心、WLA全球总部基地、世界青年交流中心、研发转化中心等设施,作为实验室平台的综合支撑。

纵览上海三代国际社区的演变历程,从曾经硬件设施最豪华的居住社区到充分配置国际化服务功能的“定制化”社区,再到提升科技功能的科学家社区,无一例外都在各自的时代走到了上海对外开放的最前沿,成为上海“海纳百川”的标志性名片。

可见,国际社区的本质就是“开放”与“融合”。所谓开放,是指国际社区应该起到支撑扩大开放,乃至引领开放进程的作用;所谓融合,是指国际社区应该起到促进居民融合、文化融合、理念融合、制度融合的桥梁作用,进而推动整个城市更好地融入世界体系。《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提出将上海建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那么围绕该目标打造的国际社区应该是上海对接全球、融入全球、服务全球的重要基础设施。

国际社区的核心与关键

(一)国际社区的核心需求

社区建设归根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