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郭卫民向中外媒体介绍本次大会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
郭卫民在回应关于中国应对疫情的“动态清零”政策相关问题时表示,我国始终坚持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和“动态清零”的总方针,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正是由于中国采取了正确的防疫政策,率先恢复了经济增长,保障了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基本稳定。”郭卫民表示,去年我国的对外贸易规模、国际市场份额都创造了历史新高,为全球经贸复苏注入了强劲动力。
就中国抗疫援外方面,郭卫民介绍,我国先后向150个国家和13个国际组织提供了大量的口罩、防护服、呼吸机、检测设备等防疫抗疫物资,向34个国家派出37支医疗专家组,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21亿剂疫苗,帮助其他国家提高疫情防控和应急救治能力。中国的援助也是在帮助国际社会尽快克服疫情,恢复正常秩序,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国和国际社会的交往。我国还将继续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抗疫援助力度,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中国贡献。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郭卫民表示,围绕经济形势,委员们认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形势的多重考验,去年我国经济运行保持稳定恢复态势,经济增速8.1%,经济总量超过11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了1.2万美元,这表明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郭卫民指出,同时,也要看到,今年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和不确定,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委员们认为,今年要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必须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作的部署落实到位,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政协委员和有关专家都认为,有信心、有条件、也有能力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今年外贸运行有望保持在合理区间
在回答如何看待中国今年外贸形势等问题时,郭卫民提到,委员们认为,今年外贸领域确实存在着很多不确定、不稳定性的因素,外贸面临很大的压力。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外贸产业基础雄厚,具有强大的韧性,在各地各部门和广大外贸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今年外贸运行有望保持在合理区间。
郭卫民还表示,针对一些突出问题,委员们建议,要采取有力措施,要做大做强外贸主体,加快发展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积极推进内外贸一体化,进一步提升贸易数字化水平等。
全国政协努力创新协商形式提升政协协商民主效能
针对全国政协开展的协商履职活动有哪些创新形式和成效问题,郭卫民表示,全国政协着力发挥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努力创新协商形式,提升政协协商民主效能,推进政协工作取得新进展。
据郭卫民介绍,近年来,全国政协更加注重提高提案质量和办理,提案不仅要有数量,而且更加注重质量。建立了主席、副主席领衔督办提案的工作机制,有效推动提案建议成果转化。研究制定了协商议政质量的评价工作办法,使得各项协商议政活动能够更加注重质量和成效。创设了专家协商会,组织专家委员和有关学者深层次研究重大战略性问题,应用型智库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建立了民主监督长效机制。创新开展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不断丰富协商议政的形式,提高了效率。深化委员读书活动,读书和履职紧密融合,持续提高委员协商议政的能力。
郭卫民指出,全国政协的一系列创新举措进一步提升了协商议政的质量,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更具针对性、操作性,很多都转化为政策举措,有力推动了相关工作的开展。
全国政协会继续做好适老化改造专项民主监督工作
郭卫民在回应中国人口老龄化相关问题时表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是全社会高度关注、关系到国家长远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
据郭卫民介绍,去年,全国政协围绕这项工作开展了一系列的协商议政活动。相关的专门委员会召开了专题协商会,举办了论坛,还通过视频连线国外专家,了解国际上关于社区居家养老方面的有益经验和发展动向。委员们还通过专题调研、提案、网络主题议政、座谈等多种形式,围绕健全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充分发挥老年人积极作用等建言献策,许多意见建议都被政府部门吸收采纳。
郭卫民表示,特别是围绕“加快推进社会适老化改造”开展专项民主监督,有两位政协副主席分别带队,前往湖南、四川两省六市19个县区开展专题调研。适老化改造专项民主监督工作要持续五年,去年是第一年,全国政协会继续把这项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