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伟:消费,有没有可能"超预期"?
时间:2022-03-03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疫后消费低迷,不完全是居民消费的拖累,或更大程度缘于场景缺失下,社会集团消费的影响。伴随场景逐步修复,消费和CPI通胀或存在超预期的可能。

疫后消费低迷,不完全是居民消费拖累,或更大程度缘于社会集团消费拖累

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复合增速3.9%、较2019年低4.1个百分点,而居民消费支出两年复合增速5.7%、较2019年低2.9个百分点;占比约九成的商品零售增速较2019年低3.4个百分点,其中社会集团商品拖累显著,两年复合增速2%、较2019年低9.6个百分点,而居民商品消费已回到疫情前。

疫情对不同主体消费冲击不同,对线下服务消费的抑制等,进一步加剧不同主体消费分化。疫情对消费的冲击,不仅体现在高收入和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分化,还体现在商品消费和线下服务消费的冲击;疫情反复下,商品需求容易转向线上,场景缺失对线下服务类消费抑制更为显著,导致酒店餐饮、旅游等相关企业营收和员工薪酬下降,进而对社会集团消费和居民消费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消费低迷,部分缘于疫后消费能力和意愿的抑制,场景缺失影响或更为显著

疫情反复,对居民、社会集团的消费能力和意愿产生抑制。疫情前居民收入和支出增速相当、疫后差距明显拉大,2021年人均消费支出两年复合增速5.7%、低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9%;而消费意愿下降等导致,居民消费支出降幅大于收入。类似地,疫后不少行业、尤其是偏下游和服务类企业营收下降,导致相关企业消费支出减少。此外,教育、地产等行业变化,也可能对消费产生一定拖累。

相较于消费能力和意愿的拖累,场景缺失对消费的影响或更为显著。2021年,居民人均商品消费支出增速已高于疫情前水平,而服务消费支出两年复合增速3.8%、较2019年低近9个百分点,或指向场景缺失的影响。类似地,企业展业活动也显著受到场景缺失的影响,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我国商旅开支均只有2019年的62%,而这不只是拖累餐饮消费,还影响社会集团的商品消费。

从场景修复到需求改善,消费修复大势所趋,超预期带来的潜在机会与风险

从场景修复到需求改善,消费修复大势所趋,社会集团和中低收入人群消费修复弹性或更大。伴随疫情反复干扰趋弱,消费场景正在逐步修复,春节返乡人员、年初商务出行同比改善。场景逐步修复下,消费更容易走出“负向反馈”,例如湖北消费2021年下半年加快修复、逐步靠近疫情前水平。除线下服务类消费外,社会集团商品消费,及中低收入人群收入改善下的大众消费修复等,值得关注。

伴随消费修复,CPI通胀容易超预期,或是年内潜在风险点。伴随场景修复,服务需求修复带动的“补偿式”涨价,供需变化带来的“猪油共振”,及成本端压力的加速显性化等,皆可能成为通胀的重要“推手”。中性情景下,CPI通胀率,或从2月开始逐步回升、三季度抬升至2.5%以上,年内高点或接近3%;悲观情景下,CPI通胀率在年中可能抬升至3%以上,可能对货币政策产生一定掣肘。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超预期,社会集团消费高估。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