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需求,强预期
时间:2022-03-02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在1月金融数据超预期、多地房地产政策继续边际放松以及专项债加快发行的背景下,2月国内市场已经开始逐渐定价宽信用了。

这一点在股票市场上表现的十分明显,可以看到2月涨得比较好的主要是有色、建筑装饰、公用事业、钢铁等传统偏周期板块。

但是毕竟2月依旧是经济数据空窗期,市场对于“稳增长”、“宽信用”等预期也还有一定的分歧。在这样的情况下,即将公布的经济数据、金融数据以及即将召开的两会均成为了市场观察今年经济走势的关键。

而2月率先发布的PMI数据则能够让我们对今年的经济基调有一个简单的判断。生产在节后的回升力度如何?此前由基建带动的乐观预期能否持续?这些都需要2月的PMI数据给出一个答案。

2022年2月,制造业PMI指数为50.2%(前值为50.1%),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6%(前值为51.1%),综合PMI指数为51.2%(前值为51.0%)。

2月PMI数据最明显的特征是需求强、预期强但生产弱。

我们统计了2013年到2021年的PMI数据,可以发现在春节所在月份(2014年、2017年和2020年是在1月份),PMI生产指标相比于上一个月均有所下滑,均值为-1.1个百分点。

本月生产指标延续了此前的规律,因为节假日多、工作日少,2月制造业PMI生产指数为50.4%,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

在生产走弱的时候,往年春节所在月份的PMI往往是向下的,均值为-0.36%,仅有2015年略有上行。

而本月的制造业PMI数据在生产指标回落的时候,还能够回升0.1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受益于需求回升,2月新订单指数为50.7%,比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重回扩张区间。

除了需求指标之外,我们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2月PMI价格指数涨幅明显,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60.0%和54.1%,高于上月3.6和3.2个百分点,两个价格指数已经连续两个月明显上升。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理解2月PMI价格指数和需求指数回升传递的信号呢?

最近市场最关心的热点问题无疑是俄乌冲突。在2月22日俄罗斯宣布承认东乌两地独立主权地位之后,俄乌冲突迅速加剧,随后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

对于俄乌冲突的历史和后续演变我们并不做深入分析,此处我们主要关注的一点是俄乌冲突加剧对全球通胀的影响。

在全球分工的产业模式下,俄乌虽然经济总量比较低(2020年两者GDP合计占全球GDP的比重仅有1.9%左右),但都是全球重要的资源国。

俄罗斯在能源、有色金属、部分农产品等方面是全球主要的供给国,比如俄罗斯原油产量占全球的比重在13%左右、天然气产量占全球的17%左右、铝占比在18%左右,小麦和钾肥的出口占比更是达到了20%和26%左右。

相比于俄罗斯,乌克兰则是一个农业大国,玉米(16%)、小麦(9%)等是主要出口商品,另外,乌克兰也供应了全球70%的氖气,40%的氪气以及30%的氙气,这些均是半导体行业曝光和蚀刻工艺的关键材料。

在俄乌冲突加剧的背景下,相关大宗商品的供给无疑会受到一定的冲击,进而导致全球通胀压力增加。可以看到,在近期货市场上,原油、铝、玉米等商品的价格均有所上行。

此外,我们也要看到,本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有基本面支撑的。比如原油价格上涨一来是因为疫情影响减弱,海外需求持续修复;二来是供给修复速度缓慢,OPEC扩产不及预期;三来是全球原油库存位于低位。

在全球通胀压力有所增加的背景下,后续我们需要关注海外通胀压力对国内的影响。

因为原油、有色等相关商品是全球定价的,这类商品价格回升会对国内产生一定的影响。1月的PPI数据也显示,受国际原油、有色金属等的价格回升的影响,国内相关产品的价格有所提高。

2月PMI则表明相关行业产品的价格还在上行,2月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的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均继续位于60.0%以上高位区间,相关行业产品的价格还在上行。

在上游原材料价格压力逐步加大的时候(比如2月反映原材料成本高的企业比重达到了60.2%,比上月有所增加),企业的原材料补库动力自然会有所下滑。体现在PMI数据上就是,2月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1%,比上月下降1个百分点。

此外,原材料价格上行也会造成大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继续分化。

因为上游行业以大型企业为主、下游行业竞争更为分散、小企业议价权更低等,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上行给小微企业带来的冲击往往会更大。

我们能够看到2月在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标上,大、中、小企业分别上行3.2、2.9和5.4个百分点。同时,大、中型企业PMI分别为51.8%和51.4%,比上月上升0.2和0.9个百分点;而小型企业PMI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为45.1%。

那么往后来看,这种通胀压力对国内的影响到底有多大?通胀导致的大中小企业分化是否会得到改善呢?

我们认为对于国内通胀还是可以持有乐观态度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在1月的时候,虽然原油、有色等行业的价格是在回升,但是受益于国内保供稳价政策,1月PPI环比依旧下滑。

而2月份,国内保供稳价政策还在持续推进。

在基建发力预期比较强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