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并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2021年3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多次提及“共同富裕”,并明确提出,“更加积极有为地促进共同富裕”、“2035年远景目标: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以及“十四五发展目标: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等。
去年以来,“共同富裕”引起国际社会以及国内外媒体的持续关注与热议,从中央到地方,从官方到民间,国内社会各界迅速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学习大热潮。首先,中国最高层重提并突出强调“共同富裕”有其深刻的历史必然性与重大现实意义。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中华大地已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展望未来,积极谋划并主动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毫无疑问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关切与任务,也必将助力摆脱“中等收入陷阱”,以及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其次,不可否认在当前社会讨论与热议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顾虑与担忧,值得高度关注。我们认为当前诸多“杀贫劫富”、“平分蛋糕”
等关于共同富裕的误解,不仅与事实不符合,更是违背了党和政府的初衷,应坚决予以纠正。与此同时,也应分析这些误读误解出现的深层次原因。再次,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共同富裕“等不得,也急不得”,一方面要抓紧规划、部署,积极推进,另一方面也要尊重客观规律与市场规律,避免形式主义,谨防“运动式”共同富裕建设。最后,十四五及更长时期,共同富裕将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一条重要主线,对社会生活、经济发展、市场运行等产生深远影响,我们预判未来相关产业将面临重大变革,并随之带来诸多潜在投资机遇。
风险提示:国内政策不及预期、外部风险大幅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