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通通讯社驻京记者黄燕明2日北京专电》备受关注的全国两会将于本周登场,全国政协会议周五(4日)开幕,全国人大会议周六(5日)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将成焦点。在国内疫情反覆、中美贸易仍在博弈、俄乌开战冲突等国内外复杂情况下,中国将如何判断经济形势,设定经济增长目标,将在两会期间给出答案。
综合各大机构的两会预测,全年GDP增速目标或为5.5%左右;宏观政策料持续发力,憧憬出台更多减税降费等刺激措施。
*「稳」字是重中之重*
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已明确要求今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2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最后定调--「稳」字仍是重中之重。会议指出,今年工作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要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稳定经济大盘。
中国2021年GDP增长8.1%。今年的增长目标,普遍认为5%是底限,较多在5-5.5%左右,目标设定可能会超过5%,赤字率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预计都会设在3%左右。
31个省区市今年GDP增长目标早前已公布,大多数省份不低于5.5%,有9省份目标在7%及以上,海南以9%左右的目标膺全国最高;西藏为8%左右,宁夏、河南为7%左右。去年北京市和上海市GDP总量均超过4万亿元(人民币.下同),经济表现亮眼,分别增长了8.5%和8.1%。今年,京沪两地的GDP增长目标则分别下调为5%以上和5.5%左右。各省市将重点围绕提振消费、提升投资、产业升级、扩大开放、区域协调、共同富裕、安全发展等方面开展工作。
*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心料提前*
花旗在最新报告中称,预计政府工作报告将设定2022年经济增长目标在5%以上、赤字率为3.2%,结构性改革将继续,但在换届之年更多政策重心将放在稳增长上。
东吴证券则预计,预计2022年经济增速目标将设定在5.5%左右,以保持近十年来经济增速目标下调的渐进性。预计2022年预算赤字率在2.8%-3%,更接近区间的下限,新增专项债3.65万亿左右。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心有望提前至2022年上半年,会在多个方面精准作为,包括教育、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等民生相关支出有望继续保持较高增速。货币政策方面,连平预计,今年货币政策将进一步发挥结构性政策工具的定向支持功能。保民生、保就业仍是政策目标之一,人行将继续利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工具,加大对三农、小微、民营企业等薄弱环节、重点领域与区域的支持力度。
*人大发布会缩减至一场外交部,部委提前在国新办就稳增长发声*
今年两会期间,人大的发布会将延续去年的安排,缩减至一场--3月7日的外交部发布会,而其他部委如财政部、发改委、住建部、工信部的发布会则是上周起在国新办起紧锣密鼓地召开,内容均围绕如何在稳增长政策上发力加码。
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今年将实施更大力度减税降费,在去年1.1万亿元基础上,今年将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保持适当支出强度,重点支持科技攻关、生态环保、基本民生、区域重大战略、现代农业和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提高支出精准度,不撒「胡椒面」。他并表示,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去年底已提前下达了1.46万亿元,1月份完成发行4844亿元,占提前下达限额的三分一,全部用于交通、市政、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重点领域。中央财政将大幅度增加对地方的转移支付,至于今年减税降费的具体目标他则没有透露,仅表示需关注人大开幕当日同时发布的预算报告。
在房住不炒的基调下,受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包括恒大等房企深陷债务危机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前景如何备受关注。住建部部长王蒙徽表示,中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了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在城市更新、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农房和乡村现代化建设等方面有著巨大内需潜力。今年将在以下几方面进行著力,包括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推进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40万套等。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表示,要积极提振制造业有效投资,启动实施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要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充电设施奖补、车船税减免优惠等政策。同时,开展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绿色建材下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