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
数据简述:制造业PMI小幅回升
2月制造业PMI为50.2%,前值为50.1%,回升0.1个百分点。具体分项来看:
1)PMI生产指数为50.4%,前值为50.9%。生产指数环比回落0.5个百分点。
2)PMI新订单指数为50.7%,前值为49.3%,环比回升1.4个百分点。PMI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9%,前值为48.4%。3)PMI从业人员指数为49.2%,前值为48.9%。4)供货商配送时间指数为48.2%,前值为47.6%。5)PMI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1%,前值为49.1%。
数据点评:三喜三忧
从2月PMI数据来看,尽管经济可能依然偏弱,一些旧的问题可能依然严峻,但改善的迹象明显较多。我们将值得关注的内容概况为如下的三喜三忧:
(一)三喜:预期继续回升、新订单回暖、基建明显回升一喜:融资环境持续好转,预期持续回升。得益于系列稳增长政策的出台,2月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全面回升。企业融资环境指数大幅回升至51.4%,自2020年12月以来,首次回升至荣枯线以上。
二喜:制造业新订单指数重回扩张区间。新订单回升的背后,既有外因,2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9%,高于前值48.4%,外部需求依然较好。也有内因,2月,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消费品行业新订单指数分别高于前值3.1%、2.8%、3.1%。更值得关注的可能是装备制造业,背后是开年以来各地要求投资(基建投资、制造业投资等)加快落地,持续性可能更强。具体投资的发力方向,参见《【华创宏观】稳增长的十个可能抓手——政策跟踪、行业指向及体量估算》。
三喜:基建发力从预期走向现实。在之前的若干基建观测指标中,我们评估认为这一轮基建发力方向是较为确定的,幅度可以暂按前两次(2018Q4-2019Q1、2020Q2-Q3)的中间偏上位置去做预期(上半年5%-8%左右)。2月PMI数据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这样的判断。多个迹象表明,2月基建可能出现了明显回升。包括土木工程建筑业(与基建更相关)商务活动指数为58.6%,高于上月8.9个百分点。建筑业PMI从业人员指数跳升至55.8%。
新订单指数中,土木工程建筑业、建筑安装装饰及其他建筑业高于50%,而房屋建筑业低于50%。
(二)三忧:服务业弱、地产弱、原材料成本太高一忧:服务业依然偏弱。2月服务业PMI为50.5%,继续处于历史同期低位。
疫情对服务消费的制约依然较为明显。
二忧:地产景气依然偏弱。PMI数据中对地产的观察体现在两点:一是2月房地产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于50%,处于荣枯线以下。二是一些高耗能行业的订单,可能受地产景气走弱影响,继续处于低位,比如非金属矿物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新订单指数均低于46.0%,行业需求偏弱。
三忧:原材料高企,企业经营压力较大。2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60.0%和54.1%,高于上月3.6和3.2个百分点,进一步加剧了中下游、小企业的经营成本。根据统计局解读,2月反映原材料成本高的企业比重分别高达60.2%。2月,小型企业PMI为45.1%,低于上月0.9个百分点,景气水平低位回落。
风险提示:
稳增长政策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