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景气度回升 稳增长政策成效初显
时间:2022-03-02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随着企业节后复工复产形势良好和需求回升,制造业PMI景气水平稳中有升。

国家统计局3月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稳定在50%以上的景气区间。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特约分析师张立群表示,2月份PMI指数在荣枯线上小幅提高,表明经济全面恢复态势进一步明确。考虑到春节假期因素对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综合研判,经济回升态势比较强劲,这主要得益于稳增长相关政策的加快落实。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2月在过年停工、疫情散发等多重因素扰动下,制造业PMI依然环比回升,显示稳增长政策初显成效,经济开门红正在兑现。基建投资前置发力,制造业投资维持高景气度,出口显示韧性,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表观回升,经济已现回暖迹象。

需求稳中有升

制造业PMI数据中,2月份生产指数为50.4%,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仍保持在扩张区间。中国物流信息中心文韬分析,生产指数下降主要是受高耗能行业生产明显放缓所拖累,高耗能行业生产指数较上月下降4.3个百分点至46.2%。

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对第一财经表示,春节前后是制造业生产的传统淡季,季节性因素驱动生产扩张放缓。冬奥会、疫情多点散发也对制造业生产形成一定的扰动。但受需求回升带动生产和国内防疫政策精准度提升影响,节后复工复产情况快于往年,生产指数回落幅度低于预期。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2月2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2年前两个月工业经济延续了企稳回升态势,特别是随着工业稳增长各项政策举措发力见效,提振工业经济取得阶段性成效。也要看到,受多重因素影响,当前工业经济稳定恢复的态势还不牢固,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还需要付出很大努力。

肖亚庆强调,要把工业稳增长摆在重要位置,着力提振工业经济,特别是全力以赴实现一季度平稳接续,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将强化政策支持,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着力打通重点产品供给堵点卡点、积极提振制造业有效投资、多措并举扩大消费需求,推动工业经济稳健前行。

需求方面,2月份,随着春节结束各地陆续复工复产,带动相关市场需求释放,新订单指数较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至50.7%。由于投资加快落地,提振了对装备设备的需求,装备制造业新订单指数较上月上升了3.1个百分点至52.1%。

多个省份密集推动新兴产业带动了高技术制造业市场需求,高技术制造业新订单指数较上月上升2.8个百分点至54.3%。节后消费品市场也较快恢复,消费品行业新订单指数较上月上升3.1个百分点至53.2%。

张立群表示,新订单指数回升,表明市场需求有所回暖;但反映需求不足的企业占比仍在39%以上,中小企业新订单指数仍在荣枯线以下,表明需求不足矛盾仍比较突出。应该继续落实好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充分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作用。

伍超明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稳增长政策刺激下,基建和假期消费需求共同带动制造业需求重回扩张区间,同时受益于需求加快释放和国内防疫政策精准性提升,制造业供给回落幅度低于历史同期。预计随着政策适度靠前显效,需求回暖将对供给端形成带动,制造业景气度将继续处于50%以上的扩张区间。

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仍承压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撰文表示,虽然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升,但企业生产经营中仍存在诸多突出问题,反映原材料成本高、劳动力成本高、资金紧张问题的企业比重分别为60.2%、36.3%和32.0%,均比上月有所增加,当前仍需推进助企纾困等政策落实,为制造业稳定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分企业规模来看,2月份大、中型企业PMI分别为51.8%和51.4%,高于上月0.2和0.9个百分点,景气水平均有所上升。小型企业PMI为45.1%,低于上月0.9个百分点,景气水平低位回落,小型企业节后复工复产相对滞后,生产经营压力依然较大。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小型企业在荣枯线下持续下探,表明大型企业与小型企业的走势进一步分化,小型企业承受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主要受新冠肺炎疫情多地反弹,以及国际油价再创新高的冲击,预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对小微企业的政策支持大概率加快落地落实。

疫情以来,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在各种政策的支持下以及中小企业自身的努力下,去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增长了19.9%和25.6%,两年平均增长了9.9%和16.8%,增速都高于疫情前2019年的水平。

肖亚庆表示,当前中小企业本身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特别是疫情散发的冲击,市场需求不足,成本上升,应收账款回款难,企业遇到的招工难、用工贵等这些问题还是比较突出。将重点围绕产业链做好扶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文章,更好地引导鼓励龙头企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实施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专项行动,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鼓励大企业开放技术、市场、标准、人才等创新资源。

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2月28日公布,继续延缓缴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