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人1万消费券!香港拨款475亿抗疫,单日新增8674例!财政司司长:抗疫是当前首要任务
时间:2022-02-23 00:00:00来自:证券时报字号:T  T

香港特区政府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23日公布,截至当日零时,香港新增8674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确诊病例75248例,累计死亡153例。

严峻的疫情形势,也给当地经济带来压力。2月23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发表2022/2023财政年度特区政府财政预算案时表示,抗击疫情是当前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特区政府会动用一切可动用的力量和资源抗击疫情。对于提振经济,香港特区政府也给出了多个“良方”。

据悉,香港特区政府将拨款约475亿港元抗击疫情。财政预算案将会派发1万港元电子消费券,并会分两期发放,每期各5000港元,预计660万人受惠。

拨款约475亿港元抗击疫情致力培育新兴产业

面对疫情带来的经济压力,财政预算案推出多项一次性措施,缓解普通民众的生活和工作压力。据悉,香港特区政府将拨款约475亿港元抗击疫情。在去年首次推出消费券计划大获成功之后,香港特区政府今年将推出新一轮消费券计划,向每名合资格的18岁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及新来港人士,发放总额1万港元的电子消费券。预计措施可惠及约660万人,财政支出总额约664亿港元。

陈茂波指出,尽管全球经济进一步复苏将支持香港今年的出口表现,但近期本地第五波疫情急剧恶化,各种限制措施进一步收紧,消费和经济气氛均受到严重打击。为成功抗击疫情,政府需要大力加强各项检测及抗疫工作,短期内难免对经济活动产生沉重压力,第一季度的经济表现不容乐观。综合考虑多重因素,此次财政预算案提出总额超过1700亿港元的逆周期措施,加上基建和其他开支的增加,预计能够为经济提供约3个百分点的提振作用。

对于香港经济预测,财政预算案预测香港经济在2023年至2026年间,平均每年实质增长3%,稍高于疫情前的10年2.8%的趋势增长。陈茂波认为,去年内地经济增长8.1%,较大部分经济体的增速快。展望今年,尽管当前经济面对一些下行压力,但内地经济基本面坚实,加上政策空间充裕,将会支持内地经济稳步增长。内地经济将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也是支持香港繁荣发展的最坚实基础。

陈茂波还表示,特区政府此前致力培育新兴产业,其中创新科技的产业生态系统已日渐成熟,未来数年可为香港经济和竞争力作出更大贡献。传统产业之中,金融业一直迅速发展,前景亮丽,在未来仍会有助推动香港经济增长。

陈茂波说,本届特区政府已投放超过1300亿港元于创科发展,近年成果渐现。他会在预算案增拨资源,持续强化整个价值链及创科生态圈。据悉,陈茂波此前曾通过预算案宣布在“未来基金”拨出部分款项,成立一个名为“香港增长组合”的投资组合,投资相关项目,目标是巩固香港作为金融、商贸和创科中心的地位,长远提升香港的生产力和竞争力。他表示,为培植一些较成熟及具潜质的企业,贡献香港经济,他会进一步把“未来基金”对“香港增长组合”的分配增加100亿港元,当中50亿港元会用作成立一个新的投资基金“策略性创科基金”。

为进一步推动香港在生命健康科技的发展,特区政府会预留100亿港元,为香港长远提供更完备的配套,包括硬件、科研人才等各方面,提升不同机构包括大学在这方面的容量及能力,并建立更完善的产业链。目前香港拥有16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及6所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均具备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及设备,陈茂波宣布将有关资助增至4.4亿港元,让它们有更多资源进行研发工作。

已做好准备迎接中概股回流

提及科创,也不得不提到金融市场的支持。陈茂波表示,考虑到一些从事先进技术且具规模的科技企业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研发,但却没有盈利和业绩支持,香港证监会和港交所正检视主板的上市规则,研究在充分顾及相关风险的情况下修订上市条件配合有关集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几年港交所已经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如允许“同股不同权”架构的新兴及创新企业上市,允许没有收入或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在香港上市,并为合格发行人在港股第二上市提供便利等。陈茂波指出,上述措施也推动了港股交投及市场规模增长。2021年港股平均每日成交额达1667亿港元,较2020年上升29%。数据显示,截至上月底,共有70家公司循此新制度上市,融资金额逾5700多亿港元,占同期总集资额近一半。

陈茂波还指出,中资企业在海外市场上市须面对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增大,已有不少中概股选择回流。香港已为此做好准备,包括容许没有不同投票权架构并属非创新产业的大中华公司在港第二上市,并给予双重主要上市的发行人更大灵活性。这些措施将有利进一步吸纳优质中概股在港上市,丰富市场选择,增加市场流动性,提升香港全球融资平台的竞争力。

陈茂波指出,今年1月在平衡了确保上市公司质素、投资者保障及市场发展等考虑下,香港交易所推出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上市制度,容许经验丰富而信誉良好的SPAC发起人物色新创企业作为并购目标,扶植富有潜力的新兴企业通过非传统首次发行的方式上市,为香港引入一个全新的上市路径。此外,香港证监会、港交所及金管局成立的工作小组,已完成容许“港股通”南向交易的股票以人民币计价的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