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号,欧洲最大的资管公司东方汇理资管宣布成立东方汇理资管研究院,本期顶级投资人的嘉宾是研究院的第一任主席PascalBlanque。Pascal从业超过三十年,从2005年开始到研究院成立之前,Pascal一直担任东方汇理资管的首席投资官。他在20132018和2021年三次被《欧洲基金》杂志评为欧洲年度首席投资官,并在2016年获得了机构投资人终身成就奖。Pascal的新书《疫情十周》获得了2022年图尔阁金融经济奖。
Pascal一直在深入思考疫情与金融市场的关系。他在东方汇理2022年度展望中对客户说,2022年是全球框架变化中的转向的一年,框架变化,用他的话说就是regimeshift,意思是,过去几十年投资者所遵循的一系列宏观,微观的理念,原则都正在发生变化。这其中包括央行角色,财政信条,技术革新,能源革命等等。而在这一系列框架变化中,中国扮演了一个非常特殊的角色。
Pascal肯定的认为,不仅西方世界的高通胀将持续下去,更加不可预测,而且美股科技股的泡沫破裂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在这个背景之下,他坚定看好中国资产的回报。
第一财经:Pascal,非常感谢您抽出时间做客《顶级投资人》。在框架变化的背景下,中国是个怎样的角色?
Pascal:我认为中国是这个体系的一部分。我认为,无论是从短期还是长期结构考量来看,中国资产现在具有吸引力。从短期来看,现在中国的经济周期和货币周期,与全球其他国家经济周期的相关性正在降低。这就我们看好中国债券和货币的原因。考虑到估值和盈利反弹,我们也正在重建中国股票的头寸。相反,在美国,我们对科技和成长股持谨慎态度。这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但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长期有利于中国资产的结构性原因。简而言之,我将中国看作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人民币是当时的德国马克。更重要的是,从GDP的结构角度来看,我们正在目睹中国转向以消费和服务为发展引擎的更自发性的增长。第二,我认为中国是一片能持续收获积极且实际回报的绿洲。
第一财经:是的,Pascal,您十分看好中国。但是我们都知道,2021年被全球投资者认为是严厉监管的一年,也让他们震惊。那么您如何看待这些规定?
Pascal:我认为重要的是保持冷静,屏蔽杂音进行更长远的思考,并且继续相信中国发展的长期利好。起初,国际投资界认为政策缺乏清晰度,这就在2021年下半年造成了市场波动。如果你用长期视角来看,在我看来,这项政策从长远看将会促进行业竞争、提高生产率,并降低系统性风险。除此之外,部分政策的目标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从而扩大消费支出,着重强调高质量增长、低碳环保、教育的消费水平。
第一财经:长期肯定没错,但您也说,国际投资界需要对政策的一些澄清。
Pascal:我认为2022年以后监管基本上将趋于稳定,这是可以预见的。稳定的政策有助于巩固对政策的理解和可见性。而且,再加上估值重创和投资人情绪下降,这反而对投资者而言应该是一个亮点。我认为政府更积极执行渐进宽松政策的预期,对促进消费增长具有积极作用,这与近期决策者所表述的“稳增长是重中之重”是一致的。
第一财经:您有诸如硬着陆之类的担忧吗?
Pascal:没有。其实这些担忧与房地产行业有关。因为该行业有流动性监管,处于调整阶段。不过近期政策放松降低了开发商流动性压力。要明确的是,我认为房地产行业的调整不会出现重大的实质性变化,今年我们将一直处于行业放缓的过程中。但尽管如此,房地产行业并不代表整个经济。这点很重要。目前房地产行业不太可能会破坏中国的其他增长基本面。
第一财经:2022年初美联储开始变得更加鹰派。那么,您预期美联储将有几次加息?
Pascal:我认为,即使美联储如预期,比如三次加息,美联储仍将总体维持宽松政策,金融环境也将继续保持宽松。我想强调的是,尽管美联储会有一些行动和讨论,这是我之前提到的体系变化的一部分,但货币政策方面,我们不会面临老的体系中的激烈的应对。美联储已经远远落后形势。这就是我们所处的现状。的确,我们将会看到几次加息,也会缩减债券购买,但不要指望会回归到之前的应对水平。
第一财经:所以Pascal,您能再进一步解释吗?您认为西方国家的央行已经失去控制通胀的能力了吗?这是您的观点吗?
Pascal:我的意思是,西方央行的DNA已经变了。它不一定明说,或官方表态,但确实变了。事实上,央行正处于一个截然不同的、多目标的环境中。量化宽松并不是一次性的,我认为它将永远持续下去。西方央行一直或明或暗地将债务货币化。这是“框架变化”的一个关键。西方央行将失去部分信誉以及对经济的控制力。
第一财经:所以,通胀将巩固下来吗?
Pascal:是的。这不仅是风险,还是我的信仰之一。迄今所有让通胀走低的因素都在一个个被逆转。我的观点是,通胀将变得更高、更不稳定、且更难以预测。这是第一点,与前一个体系相比,这是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二点,请记住,那些坐在办公室前管理全球资金的投资人们,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从未遇到过利率飙升,也没有遇到过通胀。
第一财经:西方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