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州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万亿元大关,成为全国第7座“外贸万亿之城”,奠定了“十四五”的良好开局。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意外之喜,临界质变往往最艰难,尤其疫情冲击、供需承压、区域竞争等情况下,广州外贸挑战重重。但这更在情理之中,经济韧性强、内需空间大、产业基础厚,广州扎实推动“双循环”均衡发展,有力促进高质量对外开放。
立足新起点,再创新局面。2022年,广州推动“硬联通”,强化人通货达的交通网,同时对外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新机遇,对内开启营商环境新一轮改革,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千年商都”跃动更强劲的新活力。
牛劲延续“虎”力全开货通天下
2月初,广州港南沙港区集装箱码头一片繁忙。一艘长约400米,可以装下2万个标准集装箱的巨轮尤为醒目,这是目前全球最大型的20万吨级集装箱船之一。它装载家电、日用品等“广货”,将驶往新加坡,并接着前往中东。
2022年1月,广州港集团累计完成外贸集装箱吞吐量83.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3.6%。其中,南沙港区三期的单月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再创新高,完成22万标准箱,同比增加69%。
供应顺畅、货通天下,这座华南最大港口的“开门红”,正是广州外贸延续牛劲、“虎”力全开的缩影。
全球疫情反复、海运价格高企、国际贸易不畅……面对种种挑战,广州全力打通堵点。2021年,广州港净增21条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达到141条,与400多个港口有海运贸易往来;白云机场空中航线网络覆盖全球230多个通航点。
2月16日下午,又一列中欧班列满载货品,驶离广州大朗站,半个月后将抵达俄罗斯。中欧班列迎难而上,加速粤港澳大湾区和中亚欧的商贸联通。“我们开行五年多来,列车发运数增长约一倍,目的地增加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个城市。”广州车站海关监管科科长谢婉琳介绍,“通关模式更加多元,承运货物贸易方式不断拓展,企业可以按需选择减少成本。”
广州白云机场,一架装运濑尿虾、活蟹、菠萝、木瓜等近9吨产品的航班,从泰国曼谷飞抵。据广州海关统计,2022年1月,广州白云机场口岸与RCEP成员国间的进出口货物超过5000吨,涉及进出口货运航班超过1800架次,同比分别增长115%、52%。
愈加发达的“海陆空”交通网,助力人通货达,推动外贸往来。据广州海关统计,2021年,广州进出口总额达10825.9亿元,同比增长13.5%,两年平均增长4%,外贸形势持续回稳向好。
当下,广州南沙港区四期工程、大田集装箱中心站国家级铁路枢纽等建设如火如荼。海关广东分署相关负责人说:“2022年将推出更多通关便利化措施,保障物流供应链安全高效运作,更好建设‘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稳定全球供应链。”
持续开辟外贸新通道的同时,广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还将发展更多“走出去”合作交流平台,并积极推进南沙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空港中央商务区一期、机场综保区三期建设,打造更高水平开放平台。同时,紧抓广交会展馆年内建成全球最大会展综合体、空港国际会展中心项目建设的机遇,加快国际会展之都建设。
生龙活虎创新发展无惧挑战
日前,广州本土跨境供应链企业卓志集团迎来又一喜事。其投资数千万元自主研发的跨境供应链系统,在一家跨境电商园区上线。卓志业务进一步辐射全国,助力其他新设跨境电商综试区数字化运营。
如卓志一样,一些企业也纷纷布局新赛道抢先机。一大批跨境电商企业、跨境电商供应链服务商落户广州,形成若干产业集聚区、国际分拨中心。
广州受创新企业青睐、集聚新兴业态,2021年的几组数据可以进一步佐证:广州外贸新业态占比近30%,高于全国、全省水平;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规模连续8年全国第一;白云机场成全国首个跨境电商业务突破千亿元的空港口岸。
跨境电商发展持续居于全国前列,谈及奥秘,广州市商务局电子商务处处长宁霞说:“广州有强大的商业底蕴、完备的供应链体系,以及齐全配套的产业政策。我们完善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引领业务模式创新,推动其成为跨境电商国际枢纽城。”
享誉内外、不断创新的还有“广州服务”。2021年广州企业承接了96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包业务,当前其整体规模持续增长,不仅深入“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穗港澳服务业一体化程度也在提升。
广州市商务局服务贸易处处长李冬蓓介绍,广州服务贸易正在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呈现出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融合化的新趋势。遍数领军企业,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数据处理和互联网营销推广服务等新业态成为广州服务外包增长的生力军。
展望2022年,广州的内外资企业普遍更具信心,并做足准备,以科技加速业态蝶变,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进一步打造外贸创新优势。
借数字化新浪潮,传统产业迎来新生机。广州钻石产业近40年的“前店后厂”经营模式蜕变,由“幕后加工”迈向“品牌再造”。搭乘广州“直播电商之都”快车,企业“触电”经营,直播火爆,番禺区珠宝抖音基地发货量在全国同品类基地中长居首位。
广州钻石交易中心总经理梁伟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