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资产配置每周聚焦:加息预期快速发酵下全球资金流动有何变化?
时间:2022-02-21 00:00:00来自:申万宏源研究字号:T  T

本篇报告我们主要讨论了2022年至今全球资金流动呈现出的特点:(1)2022年至今全球资金在加速流入哪些资产和领域?

(2)加息预期快速发酵下全球资金流动有何变化?

总体来看,2022年以来,随着全球疫情逐渐缓解,以及通胀压力的上升,资金开始大幅流出货币市场、债市,流入股市。

分资产来看,股市方面,资金继续大幅流入发达市场股票基金,但流入规模较四季度小幅下行,新兴市场股票基金资金流入边际加快。债券方面,全球政府债券基金资金流入速度放缓,投资级及高收益债券基金流出较四季度有所增加。

全球债券基金:除中国外,其他市场均遭遇资金流出。2022年以来,在美联储紧缩以及欧央行对通胀的担忧升温背景下,美债和欧债遭遇市场大幅抛售,特别是欧洲政府债券利率出现久违的飙升,全球基金流向美国、欧洲、新兴市场的固收型资金转为流出。上次出现连续4周固收类基金遭遇资金流出是2020年3月,彼时全球风险偏好趋弱,流动性一度出现挤兑,各国债券遭遇抛售。不过,年初以来中国国债收益率在经济下行担忧中维持弱势,中美利差快速下行,全球流向中国的固收型资金仍为正流入(截止2022年1月末,境外机构净增持境内人民币债券663亿元至4.07万亿元)。一般而言,基于配置型需求,外资倾向于在中美利差扩大时净增持人民币债券,在收窄时净减持(或增持放缓)人民币债券。出于投机性需求二者时有背离,不过往往背离时间不长,且最终外资流入国债行为将与中美利差走势所匹配。另外,我们发现自2021年9月以来,美元指数和人民币同步走强已经持续5个月,上周人民币的强势升值得到进一步加码。对于近期人民币的逆势升值与外资对中国国债的青睐,我们认为与海外资金风险偏好趋弱关系较为密切。一方面海外通胀压力尚未缓解,海外债券收益率上行趋势难言结束,另一方面,利率的上行对于权益资产的估值形成负面压制。而当前中国与海外经济和政策周期出现分化,人民币资产可以分散海外资产估值风险的作用。

全球权益基金:年初至今流入新兴市场加速,流入发达市场小幅放缓。2021Q4球股市资金流入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均边际明显放缓;2022年初全球股市资金流入发达市场小幅放缓,流入新兴市场边际加速。但从绝对资金量来看,美元指数温和走强,美债收益率反弹,资金依然更多流向发达市场。风格方面,年初以来资金加速流出美股成长型基金,流入美股价值型基金,体现成长型股票高估值面临压力。混合型基金资金获得持续流入,反映市场仍偏好均衡配置的基金。

行业方面,年初以来美国股市金融、能源、房地产行业资金流出。美联储货币紧缩持续超预期,叠加美股21Q4业绩不达预期,美股估值大幅回调。行业方面,美国股市基金中所有行业资金净流入较2022年Q4放缓,其中金融、能源、房地产资金大幅流出。主要投资中国股市(包括A股、H股和中概股)的全球基金中,年初以来流向科技、通信、公用事业、金融的资金边际加快,而流向医疗保健、消费、能源、材料的资金边际放缓。

国别配置:2021年Q4全球基金、新兴市场基金投资中国比例下降,投资美股比例继续回升。相比21年9月,截止21年12月,全球市场基金中美国、法国、瑞士等股票市场的配置比例上升,日本、中国、英国股票市场的配置比例下降;而新兴市场基金中,中国、巴西、俄罗斯等股票市场的配置比例下降,但中国台湾、韩国、印度等市场配置比例上升。具体来看,全球新兴市场基金和亚太除日本基金对中国股票配置比例在20Q4一度超过40%,但21Q1开始持续下降,截至2021年12月底,二者对中国的配置比例分别为30.53%和31.02%,已经明显低配。发达市场基金方面,全球市场(除美国)基金、亚太区基金、全球市场基金对中国股票的配置比例继续下降。

北上-南下资金:2022年初以来港股通流入边际加速,主要增持社会服务、房地产;而北上资金主要增持银行、有色、非银。年初以来,随着港股市场估值修复,恒生指数领跑全球股票市场,港股通净流入边际修复;A股市场回调,陆股通流入速度边际放缓。北上资金方面,陆股通增持银行、有色金属、非银金融;减持医药生物、计算机、家用电器等行业。南下资金方面,港股通大幅增持社会服务、房地产、医药生物行业,电子行业被减持。

美国1月零售超预期:在价格上涨且供应短缺的情况下,美国1月的零售销售总额增速由负转正,实现大幅正增长。

零售销售环比增长4.36%,核心零售销售环比上涨3.97%。其中,无店铺零售、建筑材料、园林设备及物料店以及运动商品、业务爱好物品等的增幅最大,而保健和个人护理店、百货商店、电子和家用电器店的销售额低迷。剔除通胀后零售增速仍高于季节性表现,体现美国零售增速表现较为强劲。从环比季节性来看,1月美国零售销售额名义值和剔除通胀后均实现巨大的增长。从同比来看,剔除通胀和基数效应后,零售额实际值两年复合同比增速仍小幅高于疫情前水平。

全球新冠疫情数据跟踪:Omicron影响减缓,确诊人数逐步下行。截止2022年2月18日,全球(除中国)新冠肺炎确诊人数超4.2亿人。上周全球新增确诊病例增速逐步下行。重症率方面,德国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