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建立跨境资本流动形势监测的初衷:当前,美联储Taper、英央行加息、欧央行表态转向,美欧英等发达国家货币政策收紧的步伐已经开启,未来进一步加速收紧的预期逐步增强,国债利率快速上行搅动全球资本市场。历史经验表明,美联储等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对于新兴经济体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我国的国际资本流动、人民币汇率、股票和债券市场乃至货币政策,都有可能受到溢出效应的影响。尽管我们判断当前欧美发达国家货币政策收缩的溢出效应负面冲击较小,但仍然需要以事实说话,关注起于青萍之末的微风,密切监测全球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正在发生的变化,把握全球视角下中国资本市场的脉动。
监测框架简析:首先,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环球同此凉热,发达国家货币政策、特别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变化是全球资本市场和流动性变化的根源之一;其次,海外资产价格、新兴市场资本流动等变化既是影响的传导路径,也是我国同样作为新兴经济体,是否面临外部形势变化的观测指标、领先指标,是“消息树”;最后,结合前述指标,监测、分析和理解我国人民币汇率、国际资本流动等正在发生的现实变化,是本监测框架的落脚点。
2月中上旬,全球金融环境进一步收紧,我国债券市场外资出现流出,但新兴市场展现出了较强的韧性。1月全球流动性环境出现收紧,我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资本流动形势总体平稳,略有波动。2月中上旬总体延续了1月的发展方向,发达国家货币政策收紧预期进一步加强:1月美国通胀超预期上行,促使美联储3月加息50BP的预期大幅上升,英央行连续两期议息会议均加息,欧央行政策转向预期同样升温。同时,俄乌冲突仍然悬而未决并阶段性发酵,美德国债收益率、美股、VIX指数等均显示全球流动性环境出现收紧、风险偏好恶化。发达国家利率上行引发一系列变化,美国长期共同基金中债券基金抛售,美股成长板块继续跑输价值,中美利差继续收窄,我国外资买债也在2月上旬出现了净流出。不过,在外部环境不利的背景下,新兴市场展现出了较强韧性,新兴汇率和股市表现相对平稳、强劲,亚洲新兴经济体国际资本流出压力缓和、转为净流入,我国股市外资流入和人民币汇率均保持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