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2年,财政政策有较大的发力空间,预计将加快下达2022年提前批专项债券额度,并继续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提振信心并激发市场活力,带动并扩大消费和有效投资。货币政策将坚持“以我为主”,工具箱有望开...
2022年2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月份物价数据。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9%,涨幅比上个月回落0.6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9.1%,涨幅比上个月回落1.2个百分点,环比-0.2%。CPI和PPI同比涨幅都回落,走势符合我们前期判断,表明整体物价水平温和下行。CPI和PPI持续下降表明不存在通胀压力,同时也反映出需求偏弱和经济增长动能较弱,需要宏观政策更为主动靠前发力稳增长。
消费价格指数涨势较弱
新涨价因素弱于去年同期是CPI同比涨幅收窄的主要原因。1月CPI环比上涨0.4%,涨幅比上个月扩大0.7个百分点。虽然环比涨幅扩大,但是同比涨幅显著收窄0.6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新涨价因素显著弱于去年同期。去年1月CPI环比涨幅高达1.4%,高出今年1月CPI环比涨幅1个百分点,导致同比基数上升,CPI同比涨幅收窄。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2%,涨幅连续3个月持平,近7个月的波动都在0.1个百分点,表明剔除能源和食品以外的消费物价水平走势平稳。今年春节消费旺季对CPI的拉动作用弱于去年同期,表明今年一季度国内需求偏弱,经济增长动能可能弱于去年一季度。
猪肉和鲜菜价格同比走低带动食品价格降幅扩大。1月食品价格同比-3.8%,比上月下降2.6个百分点;食品价格影响CPI同比约-0.72个百分点,比上个月下降了0.5个百分点。一方面,春节之前生猪出栏量增多,猪肉供应充足,促进猪肉价格环比走低。再加上同比基数较高的影响,1月猪肉价格同比低至-41.6%,降幅比上个月扩大4.9个百分点。另一方面,节假日消费带动鲜菜价格环比上涨了3.1%。但受到同比基数上升的影响,1月鲜菜价格同比为-4.1%,比上个月大幅下降了14.7个百分点。除了猪肉和鲜菜以外,1月蛋类、奶类价格环比下降,同比涨幅收窄。此外,在春节假期消费带动下,鲜果、水产品等价格同比涨幅有所扩大。
非食品价格涨幅略有收窄,燃油类价格同比涨幅回落,服务类价格涨幅扩大。1月份非食品价格上涨2%,涨幅比上个月小幅下降0.1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64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整体走势平稳,不同品类的非食品价格差异较大。首先,燃油类价格环比上涨,同比涨幅高位收窄。近两个月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行,OPEC一揽子原油、WTI原油、布伦特原油价格现货价都突破90美元/桶。受此影响,1月国内3次上调了零售燃油价格,交通工具用燃料价格环比上涨2.2%。由于同比基数上升,即便1月交通工具用燃料价格同比涨幅达到20.2%,涨幅依然比上个月回落2.3个百分点,呈高位回落特点。其次,在春节假期的带动下,服务类价格普遍上涨。1月服务价格同比上涨1.7%,涨幅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家庭服务、教育服务价格同比涨幅分别达到6.2%、2.7%。
工业产品价格高位回落
PPI同比涨幅继续回落,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价格涨幅都回落。1月份PPI同比上涨9.1%,涨幅比上个月回落1.2个百分点,已经连续3个月下降。在PPI同比涨幅中,1月翘尾因素为9.3%,新涨价因素为-0.2%。1月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11.8%,涨幅比上个月回落1.6个百分点,已经连续3个月下降,表明企业成本压力有所缓解。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上涨0.8%,涨幅比上个月回落0.2个百分点,生产资料价格和生活资料价格之间的同比涨幅差额收窄到11个百分点。生产资料价格和生活资料价格涨幅都回落,表明价格涨势从生产端向生活端的传导作用较弱,并且反映出终端需求偏弱。
PPI同比涨幅回落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随着保供稳价政策落实力度不断加大,工业初级产品供给稳定,不少行业的产品价格逐渐回落。1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环比下降3.5%、1.9%;同比分别为51.3%、14.7%,涨幅比上个月显著收窄15.5、6.7个百分点。二是春节假期前后是生产淡季,煤炭、钢材、水泥等需求季节性偏弱,促进价格回落。1月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价格分别环比下降1.3%和0.1%;同比分别为21%、14.1%,涨幅比上个月收窄2.8、4.3个百分点。三是虽然受国际原油价格回升影响,国内石油相关行业价格环比回暖,但是同比基数上升促进同比价格涨幅收窄。1月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环比上涨2.6%;同比涨幅为38.2%,比上个月回落7.4个百分点。
PPI和CPI剪刀差连续3个月收窄。1月PPI同比涨幅收窄1.2个百分点到9.1%,CPI同比涨幅收窄0.6个百分点到0.9%,PPI和CPI之间的剪刀差收窄0.6个百分点到8.2%。在PPI和CPI同比涨幅回落的同时,二者剪刀差连续3个月收窄,表明物价水平整体下降,结构性通胀压力得到缓解。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2.1%,涨幅比上个月回落2.1个百分点,PPIRM(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和PPI之间的差额收窄0.9个百分点到3%,表明工业产业面临的购进端原料成本压力逐渐得到缓解。
物价上涨预期偏弱
预计CPI短期低位震荡之后温和上涨。当前猪肉价格仍处于下跌阶段,将影响到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