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基建投什么?
时间:2022-02-15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地方稳增长的主要抓手:基建投资

2021年12月8日至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2022年经济工作。今年最重要的政策基调就是稳增长。我们分析,今年的宏观和结构政策都会发力稳增长,而且具体的政策方案也已经开始出台落地。在1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就指出“有针对性扩大最终消费和有效投资,这对顶住经济新的下行压力、确保一季度和上半年经济平稳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相较而言,出口受海外需求影响更大,而消费受疫情反复、居民收入难以修复影响,短期仍将保持弱增长,而地产经济依然偏弱,所以短期稳增长的主要落点或是基建投资。

在之前的两篇专题中,我们分析了主要的投资对象和投资力度。从对象上看,新基建的投资比重或将提升,新城建中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是新的亮点,在重大基础设施投资中可以重点关注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特高压输电通道建设,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和交通强国建设工程。从力度上看,我们预计今年广义基建投资增速将从“0”左右修复至6%-8%附近,其中,广义新基建投资增速或在20%左右。

从各地两会公布的2022年目标来看,投资正是各省市的今年稳增长主要抓手。目前,除天津市外,其他省市已相继召开地方两会,各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纷纷对2022年的经济增长设定了目标,我们比较了其中13个明确提出固定投资增速目标的省市,可以发现,其中有8个省市,其2022年的目标增速要高于或等于2021年。而如果比较这13个省市中,GDP和固定资产增速的差值,发现其中10个省市,在设定固定资产增速目标上更为积极,也就是说,投资将是其中大部分省市今年增长的重点。

我们预计上半年基建投资将阶段性走高。从资金规模看,财政部已提前下达了2022年新增专项债1.46万亿元,并突出了数字化转型和绿色转型这两个重点,提前批额度在2019年为0.81万亿元,2020年为1.29万亿元,可以看出今年专项债发行和使用明显提前。从当前发行情况看,基建投资是最主要投向,截至2月8日,全国已发行专项债5113.5亿元,其中42.2%用于城乡、市政和产业园区基建,18.3%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具体来看,大部分省市的专项债发行进度明显前置。截至2月8日,已有21个省市已经发行了今年的第一批专项债,相较之下,2021年1-2月地方未发行新增专项债,可以看出今年进度明显提前。其中,云南、广东、山东、福建、江西、重庆六个省市,截至2月8日发行的专项债总额已超2021年全年的20%。

从项目端看,今年重大开工项目数量和计划投资规模均较高。根据证券时报报道,开年仅十天,各省(直辖市)已开工重大项目超5000个,投资规模超3万亿元,其中包括大量新基建和传统基建项目。而相较而言,2021年截至1月19日,各地披露的重大项目投资规模也仅1.2万亿,远低于今年。那么,各省及直辖市,又出台了哪些具体政策方案来促进基建投资呢?我们根据各省市近期出台和公布的方案,对地方推进基建投资的具体举措做了一个简单的总结,列举了各地政府政策将重点发力的领域。这里,我们主要关注了北京、上海两个直辖市,以及2020年GDP总额最高的十个省份,这十二个省及直辖市的经济体量占全国的68.9%。

在分析比较了这十二个省及直辖市的稳增长政策后,我们从新基建、能源基建、传统基建、地产城建四个领域,分别发现以下重点方向,这些将是各地区在2022年稳增长的主要发力点,也将是经济增长的强大动能,一定程度上也指示了下一阶段可能的投资方向。下文我们将对这四个领域依次进行分析。

新基建:关注数字经济

2018年“新基建”概念首度出现在中央层面的会议中,其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个方面,以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为主要代表。两者相较于传统的“铁公基”(即铁路、公路等传统基础设施),更符合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也是当前我国集中发力的领域。在新基建领域,各省市在政策中提及频率最高的,是数字经济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

其一,5G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最受关注的重点。工信部在2021年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将“稳妥有序开展5G和千兆光网建设”作为2022年的六个重要任务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从地方上看,在九个公布了新基建和绿色基建领域政策方案的省市中,有七个明确提及了发展5G相关基础设施的政策方案,其中北京和河南明确提出2022年新建5G基站6000个和4万个。

其二,数据中心建设也是政策的主要方向。需要建设数据中心以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算力,如湖南和安徽分别提到要继续建设国家超算长沙中心和江淮数据中心。根据新华网援引中国信通院的预测,2021-2023年,数据中心产业投资或达1.4万亿元。

其三,也可以关注其他数字经济相关的新基建,如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通过工业互联、物联网的建设,丰富数字经济的应用场景,使得其能够带动更多的产业迭代更新,创造更多经济产出,如山东就提到要加大对5G工业应用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加快“5G+工业互联网”的建设应用

能源基建: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