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投资加码、多地冲刺开门红,一季度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回升
时间:2022-02-15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基建投资已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目前多地冲刺“开门红”,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北京、上海、山东、浙江等十余省市也公布了2022年重大项目投资名单。

财政部最新数据披露,已提前下达2022年度新增地方债额度1.788万亿元,较为充足的资金或推动一季度基建投资实现反弹。专家分析,在稳增长政策靠前发力背景下,2022年一季度基建投资增速有望达到7%至8%。

反映在国内A股市场上,近日来大基建板块持续拉升。2月15日,浙江建投涨停7连板,新疆交建、中化岩土涨停,杭州园林涨超10%,天保基建、北新路桥、交建股份等跟涨。

工程机械需求将企稳复苏

工程机械行业的销量数据,是观察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基建投资的重要指标。作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受淡季因素及存量过多影响,1月份挖掘机销量大跌,但市场对挖掘机销量前景持乐观态度。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26家挖掘机制造企业统计,2022年1月销售各类挖掘机15607台,同比下降20.4%;其中国内8282台,同比下降48.3%;出口7325台,同比增长105%。

我国挖掘机国内销量下滑态势从去年4月延续至今已有10个月,影响因素包含存量过多、需求不足、原材料涨价、环保趋严等,其中存量过多是主因。在需求增长乏力的情况下,难以延续高增长。

但挖掘机海外市场1月份的亮眼表现,减弱了国内市场下滑的影响。1月份,我国挖掘机出口同比增长105%,延续了高速增长态势,实现2017年7月以来连续55个月的同比正增长。值得注意的是,1月份海外销量占总销量的比例达到了46.93%,为有统计以来的最高占比。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对第一财经表示,挖掘机出口一直保持高增。一是海外需求旺盛,欧美低利率政策和居家办公导致房地产市场火爆,新屋建设加快;二是海外生产恢复偏慢,大量订单转移至中国。

近年来,挖掘机国产品牌积极布局海外市场,产品质量也不断提升,并抢抓“一带一路”战略及后疫情时代的发展机遇,从以前每月仅出口几百台,还主要在第三世界国家,到如今的近万台,远销欧美等发达国家,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工程机械出口金额突破300亿美元达到340亿美元,同比增长62.3%,挖掘机出口达68427台,同比增长97%。而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出口额更是占全部出口额的42.4%,同比增长达60.4%。

对于后续挖掘机销量走势,业内分析,工程机械行业在存量过多等因素,以及高基数的影响下,确实难以由负转正。但在需求端,2022年各省市的大额投资规划出台,发改委多次表示超前基建投资,专项债券的加速发放及集中开复工,新基建加码布局,都已为正处“下行周期”的工程机械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在工程机械企业抢滩海外市场的提振下,市场表现预计会有更多惊喜。

中原证券指出,2022年挖掘机出口需求增长有望部分对冲国内需求的下滑。随着稳增长政策不断加码,各项稳增长措施实施力度有望明显加大,工程机械行业需求释放节奏有望提前。预计今年基建投资数据有望走好,直接带动工程机械需求企稳复苏。

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发改委日前表示,今年一季度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较多,要把政策发力点适当向前移,做到早安排、早动手、早见效,以稳定的经济运行态势应对各种挑战。抓紧出台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一系列政策举措。及时研究提出振作工业运行的针对性措施。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力争在一季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具体而言,要扎实推动“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实施。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优化升级的支持力度。加强重大项目用地用海用能等要素保障,用好用足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积极调动社会资本活力,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

罗志恒表示,基建作为稳增长的重要力量,不仅能快速见效稳定总需求,而且还能优化供给结构,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是基于当前形势做的逆周期调节和跨周期调节的措施。

专项债已经成为政府拉动投资最直接、最有效的政策工具之一。1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抓紧发行今年已下达的专项债,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安排在建和能够尽快开工的项目,撬动更多社会投资,力争在一季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财政部政府债务研究和评估中心2月14日公布的“2022年1月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情况”显示,经国务院批准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财政部提前下达2022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788万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3280亿元,专项债务限额1.46万亿元。

1月份,各地组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6989亿元。其中,新增地方政府债券5837亿元(一般债券993亿元、专项债券4844亿元);再融资债券1152亿元(一般债券231亿元、专项债券921亿元)。从资金投向来看,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建设及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两个领域投入资金占比过半。

据兴业证券统计,各地区已披露的计划在今年2月、3月发行的新增专项债合计已超过6000亿元,加上1月已发行的4844亿元,一季度发行的新增专项债大概率将超过1万亿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