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权益:全A风险溢价大幅上升
年初以来领涨一级行业的主要是煤炭、银行、建筑、地产等价值板块,但驱动市场的核心力量是“向低拥挤防御”还是“向稳增长进攻”,这是两种不同的逻辑。一方面,同样代表“稳增长”的机械、钢铁、建材等板块表现平淡,受益于“稳增长”的家电、有色、汽车也表现靠后。另一方面,和“稳增长”关系不大的消费者服务、石油石化、交运、农林牧渔等表现靠前。
因此,年初以来的价值风格,并非是向稳增长进攻,而是向低拥挤高股息防御。判断情绪见底的时点,可以借助技术指标和历史经验的指引,目前宽基指数和板块指数中,只有成长和消费触发了超卖企稳的信号,沪深300和中证500接近企稳的阈值。除金融交易拥挤度在中性附近,其他指数超卖情况并不极端。(详见《情绪的钟摆到哪儿了?》)
2月第2周,金融股领涨A股,周内上行5.80%;周期股和消费股止跌企稳,收涨3.25%、0.02%;成长股继续下行1.89%。金融股的短期拥挤度站上中位数(53%分位);周期股的短期拥挤度小幅回落(22%分位);消费股的短期拥挤度由春节前中低水平(23%分位)迅速下行至历史低位(13%分位);成长股拥挤度继续下探(11%分位)。消费和成长股的交易拥挤度已经逐渐进入极端超卖的区间内,短期反弹的概率逐渐加大。短期拥挤度从高到低的排序是:金融>周期>消费>成长。
市值因子方面表现区分度不大,大盘股(上证50和沪深300)分别收涨2.91%、0.82%,中盘股(中证500)回升2.50%(见图1)。大盘股(上证50和沪深300)的短期交易拥挤度进一步向低位靠近(22%和17%分位),中盘股(中证500)的短期拥挤度继续下降,目前来到17%分位的较低位置。宽基指数的拥挤度从高到低的排序是: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
以沪深300作为基准的A股情绪指数,由上周的中位数附近(53%分位)回落到【偏悲观】水平(31%分位),大盘蓝筹的情绪持续降温。衍生品市场在大盘蓝筹和中盘股上的情绪有所分化,中证500基差维持在历史高位(94%分位),大盘股的乐观情绪降温明显,沪深300和上证50基差已跌至70%和58%分位。
全A的风险溢价大幅上升,目前估值水平来到【偏便宜】区间(见图2)。上证50与沪深300的风险溢价回升至【中性偏便宜】水平,中证500的估值维持【很便宜】水平,赔率接近历史高点。各板块的风险溢价迅速上行,金融的估值维持【很便宜】(89%分位),周期估值【很便宜】(88%分位),成长估值【便宜】(81%分位),消费估值【中性偏便宜】(59%分位)。风险溢价从高到低的排序是:金融>周期>成长>消费。
2月第2周,北向资金周度净流入107.44亿,北向交易情绪有所回温,紫金矿业、招商银行和中国平安净流入规模靠前。南向资金净流入50.95亿港币,结束连续19个交易日的净流入。恒生指数的风险溢价与上周基本持平,性价比中性偏高。
2、债券:期限溢价快速上升至高位
社融信贷是开年以来债券市场关注度最高的宏观话题之一,1月金融数据的主要特征是:总量强劲、结构改善但仍然一般、M1偏弱;这个组合对应的宏观象限是:信用环境初步从收缩走向扩张、流动性环境继续保持宽松、实体经济延续惯性下滑但具备了初步企稳的条件。
参考历史相似时期,最近一次是在19年年初,再往前一次是在12年年初。“四万亿”刺激力度消退后,11年底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年初宏观政策向宽松调整,央行降准降息,但力度不及以往,且房地产没有明显放松。年初经济似乎有所改善,但2季度后持续回落到年底,GDP目标从“保8”进入“保7”时代。
在积极的政策和基本面预期下,开年阶段A股仍然有较好表现。价值股周期股表现较好,涨势持续到5月初,成长股表现相对偏弱。但5月经济确认继续下滑叠加欧债危机发酵,价值股周期股的下跌幅度也更大,成长股则进入横盘震荡。
债券利率在11年下半年同样经历了一段顺畅下行,开年阶段受经济企稳预期影响出现小幅调整,10年国债利率上行近20BP。但与A股类似,5月确认经济持续下滑后,债券利率重新回落。不过,随着信贷增速在下半年确认连续回升,债券利率又出现反弹。
2月第2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8000亿,资金面保持平稳。流动性溢价小幅回落至14%分位,维持【宽松】水平。中长期流动性预期上升至29%分位,市场对未来流动性环境的进一步宽松的预期不变。
2月第2周,期限价差由年初的较低位置(29%分位)持续回升至84%分位,久期策略性价比重新来到了较高的水平。信用溢价较上周明显回落(45%分位),内部分化继续,中低评级信用债估值中性偏便宜(风险溢价维持62%分位),高评级信用债估值偏贵(风险溢价维持28%分位)。
2月第2周,债券市场的情绪中性偏乐观。利率债短期拥挤度持续回升超一个月,已来到较拥挤位置(80%分位)。可转债交易情绪持续降温,中证转债指数的短期交易拥挤度回落至中低水平(39%分位)。信用债的短期拥挤度仍处在上行通道,目前来到中性偏高位置(65%分位)。
3、商品:供应因素主导多数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2月第2周,工业品价格多数上涨,螺纹钢、热轧卷板价格分别收涨1.57%、1.78%;有色金属价格震荡上行,铝、铜、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