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发力稳楼市 多地调整公积金贷款政策
时间:2022-02-14 00:00:00来自:中国经营报字号:T  T

进入2022年以来,包括青岛、济南、宁波等在内的多地住房公积金调整政策落地,针对异地贷款、多孩家庭以及高层次人才购房等进行不同程度的放宽,这也被外界视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信号。

“放宽公积金政策的城市主要以三四线城市为主,这些城市居民需要得到刚需购房贷款支持,其中包括公积金的支持。”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院院长陈晟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不能完全指望这一个措施,最终还是取决于供需关系,同时,还包括银行首套房按揭比例等因素。

事实上,除了公积金互认互贷利好政策之外,各地还在购房政策上向二孩、三孩家庭群体倾斜,楼市回暖或从政策开始。

公积金异地互认互贷

日前,青岛住房公积金中心出台《关于优化调整胶东经济圈住房公积金转移接续及异地贷款政策的通知》,规定自2022年1月4日起,胶东四市(烟台、威海、潍坊、日照)范围内的缴存职工来青岛,在青岛设立住房公积金个人账户即可发起转移接续申请,办理时限缩减至1个工作日,实现胶东五市缴存职工享受同城待遇。

在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方面,胶东四市范围内(包括烟台、威海、潍坊、日照)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在青岛购房申请异地贷款或作为配偶参与申贷的,贷款最高次数由一次调整为两次。

同样位于山东省的济南,则宣布自2022年1月1日起,对异地公积金贷款(在其他城市缴存公积金,在济南购房申请公积金贷款)的,在审批贷款资料时,取消户籍限制。

事实上,公积金异地互认互贷并非仅在山东省。2021年12月,西安、太原、呼和浩特、郑州、兰州、西宁、银川等沿黄河8个省会城市达成住房公积金异地互认互贷等共识,确保申请异地贷款的职工与所在地贷款职工享有同等权益,对于异地贷款缴存职工贷款后发生逾期且拒不还款的,可通过扣划其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偿还贷款,保证贷款资金安全。

“公积金买房政策放宽有利于外来人口买房扎根,让有产业基础的城市更好地抢占人才。”珠海华发商贸控股有限公司CIIA简嘉俊表示,当下中国出生率下降,各城市放宽公积金买房政策限制是必然的。

对于大部分城市居民来讲,放宽公积金政策无论是从购房者个人的角度,还是从城市发展的视角,都是惠民利市政策。但同时,也有部分人认为,2021年下半年全国楼市整体下行,地方政府调整公积金政策存在“变相救市”的嫌疑。

陈晟对此说法并不赞成,他指出,我们不应该把地方公积金政策的放宽,看作一种救市的措施。在其看来,这是一种箱体管理的政策措施里面的工具箱管理,地方政府需要鼓励楼市供需达成,鼓励刚性需求,因此才会出台相应的金融的措施,让交易更加顺滑,从而使得刚性需求能够得到充分的满足。所以其认为,不该称这些地方政府放宽公积金政策为救市措施,因为本着“房住不炒”的原则,还有很多城市的楼市政策会从紧,因此,这只是地方一城一策的调控措施。

不过,贝壳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连续10个月下滑,市场预期低迷。1月央行下调LPR,北海、南宁、自贡和福州分别出台了公积金调控政策,降低公积金购房门槛,这或为市场筑底过程中的再一次回调信号,未来将向商贷方面传导,这符合历史调控传导规律,也有利于在“房住不炒”的基调下释放刚性购房需求,促进房产市场良性循环。

从公积金放宽政策的城市分布来看,呈现由低线级向高线级城市传导趋势,当市场节奏失衡,库存压力较大的三四线城市往往感知更为明显,率先出台调节政策,随着市场预期的持续下降,放宽型调控政策逐渐向高能级城市过渡,以近两年分线级公积金调控频次来看,三四线城市调控频次呈下降走势,而二线城市呈上升走势,未来此趋势或将延续。

吸引人才

“放宽落户等政策是大势所趋,后续各个城市之间的壁垒或将逐步消失。”简嘉俊表示,在明确“房住不炒”的前提下,房市调控政策主要在于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支持自住性购房需求。适度放宽公积金政策降低购房门槛和成本,有利于吸引人口流入,而年轻人口的流向、新生人口的多寡都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最重要动力。

事实上,步入2022年之后,包括成都、昆明在内全国多座城市陆续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同时还给予购房补贴、鼓励人口进城等利好,为吸引人才展现出十足的诚意。

以人口逾千万的成都为例,在2022年1月7日发布了最新落户新政,全日制大专生毕业且35岁以下,立马可以落户东部新区或近郊,且可以把户口从东部新区或近郊区转到主城区,而全日制本科45岁以下,成都市区随意落户,不受限制。

放松、放宽落户政策的背后,终究还是人口的争夺。而人口的背后是社保、教育、住房、公积金、消费力等,而这些都是城市未来发展必不可少的稀缺资源,也是一个城市未来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地放宽政策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在目前人口紧缺时尽快‘抢人’。”简嘉俊坦言,人口才是楼市回暖的关键。

西安房价曾经连续68个月上涨背后,就曾经有“抢人大战”的影子。2018年,西安成为全国人才争夺战中新增落户表现最为突出的城市,全年狂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