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制造业成为多地新年发力点,这十强城市占领先机
时间:2022-02-10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2022年开局,多地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先进制造业成为重要发力点。

比如,1月,武汉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先进制造业投资占比近四分之一;2月,广州开发区48个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其中先进制造业项目39个。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先进制造业更是产业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十四五”时期,国家和地方层面加快出台鼓励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各地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和发展将全面提速。

先进制造业前十强城市有哪些

目前,我国先进制造业大致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传统制造业吸纳、融入先进制造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后,提升为先进制造业,例如,数控机床、海洋工程装备、航天装备、航空装备等;另一部分是新兴技术成果产业化后形成的新产业,并带有基础性和引领性的产业,例如,增量制造、生物制造、微纳制造等。

2021年11月,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对全国293个地级市的先进制造业发展情况进行了系统研究和综合评估,发布了《赛迪顾问先进制造业百强市(2021)》,前十强依次是深圳、广州、苏州、杭州、南京、宁波、青岛、武汉、成都和长沙。

该榜单的评价体系包含创新能力、融合发展、经济带动、品牌质量和绿色集约五个维度,创新载体数量、R&D投入强度、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规上工业增加值、制造业单项冠军数量、专精特新小巨人数量等27项指标。

深圳市工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7月,深圳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到72.5%、66.1%。此外,2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中,深圳占4个,涵盖新一代信息通信、先进电池材料、高端医疗器械和智能装备,位居全国城市之首。

排名第二的广州,近年来在先进制造业上发展势头良好。2021年广州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比重为65.7%。今年的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过去五年,广州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形成6个产值超千亿元的先进制造业集群、6个增加值超千亿元的服务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突破30%。

制造业同样是苏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底色。2021年,苏州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值得一提的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四大产业产值达到3.8万亿元。去年,苏州支持产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财政资金累计超过20亿元,完成项目10634个。

虽然该榜单不包含直辖市,但上海的工业实力不容忽视。

2021年,上海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规模保持全国第一。此外,2021年,上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9498.54亿元,同比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6.0%;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16055.82亿元,比上年增长14.6%,两年平均增长11.7%。其中,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和生物产值同比增速分别为1.9倍、16.1%和12.1%,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1.8倍、12.2%和7.4%。

另据第一财经根据各地统计局数据梳理后发现,2020年工业增加值前十城为上海、深圳、苏州、重庆、佛山、广州、泉州、宁波、东莞、南京。其中,佛山、东莞等工业大市并未入围上述先进制造业榜单前十强。

广东省政府参事、中山大学产业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梁琦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按照工业类别来统计先进制造业产值的时候,在工业体系41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里,并不是只是类别上是先进制造业就可以了。比如电子行业是先进制造业,但如果只是处于行业的低端,只是流水线上装配,意义也不大,还要看先进技术,是否能把技术做到一流,能处于行业价值链高端。

2021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20年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名单,共25个集群,分布在21个城市。赛迪顾问的报告指出,先进制造业决赛优胜集群所在城市优势突出。其中,深圳、广州、上海、南京、青岛、佛山、东莞、成都各拥有2个及以上决赛优胜集群。

各地抢占先进制造高地

目前,国家和地方层面都相继出台政策支持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十四五”时期,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建设与发展将全面提速。

根据“十四五”规划纲要,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先进电力装备、工程机械、高端数控机床、医药及医疗设备等产业创新发展。

我国在政策方面也给出了一系列支持,包括对先进制造业出台了减税政策。2021年,为进一步促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财务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明确先进制造业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的公告》,利好符合条件的先进制造业企业,尤其是对于部分先进制造业放宽了条件,使他们享受期末留抵退税政策门槛更低。

具体到地方,各地聚焦自身产业优势均对先进制造业发展方向作出了规划。

深圳市《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打造制造强市的若干措施》于去年3月正式施行,提出到2025年,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突破3万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近1万亿元,在生物医药、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领域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对参与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的机构,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