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初见成效、一季度融资持续改善可期.....券商这样解读1月金融数据
时间:2022-02-11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2月10日晚间,央行公布了2022年1月金融数据。M2同比增长9.8%,新增人民币贷款3.98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新增6.17万亿元。整体上看,1月信贷实现“开门红”,早间多家券商对此作出了详细解读。

①中信证券:社融超预期,稳增长初见成效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1月信贷和社融数据均创下历史单月新高,且都超出一致预期,稳增长初见成效,市场对政策发力的信心有望强化。信贷方面,企业中长贷同样创下历史最高记录,且一改前5个月同比少增2000亿左右的颓势,转为同比多增600亿。虽然企业贷款中短贷和票据融资的占比仍然较高,但是这是社融好转初期的常见现象,2019年1月同样曾出现。新增居民贷款比上年同期少增4270亿,继续受到地产销售放缓的拖累。财政前置明显,政府债融资继续发力且财政支出保持强度。

②海通证券:一季度融资持续改善可期

海通证券认为,今年1月社融和信贷总量数据显著超预期。但从结构上来说,实体内生的融资需求确实依然弱。其实每一轮大宽松开始的时候,经济内生动力都是不足的,也往往存在票据短贷占比高的问题。但不论是短期资金还是中长期资金,都能应用。因而,只要政策继续宽松,终能实现经济改善,融资结构也会好转。我们继续对接下来的政策力度保有信心,并维持前期观点,一季度融资持续改善可期。

③华西证券:稳增长的措施可能会进一步加码

华西证券认为,在央行前期宽松政策引导以及政府专项债发行放量的背景下,1月社融信贷大超预期,贷款结构也有所改善,尤其是企业中长期贷款,结束连续6个月的同比少增,“宽货币”向“宽信用”的传导初现成效。不过靓丽数据背后也有一些隐忧,比如居民贷款依然弱势,短贷、中长贷同比少增明显;票据融资依然保持高增等。往后看,“宽信用”不太可能一蹴而就,随着1月银行企业信贷放量后(突击),2-3月企业贷可能会有所放缓,并且目前房地产销售依然偏弱,后续居民贷款改善或不明显。因此“宽信用”是否完成需要适当拉长周期进一步观察,如果后续社融边际走弱,稳增长的措施可能会进一步加码。

④国盛证券:社融数据远超预期,春躁行情不会缺席

国盛证券研报认为,社融数据整体好于预期,社融增速已经实现连续3个月回升,稳增长政策正在发力见效,国内新一轮宽信用周期有开启的迹象,房地产相关的银行、家电、家居、建材等板块或继续迎来修复期。操作上,在市场有效向上突破之前仍要控制好总体仓位适宜低吸,“稳增长”和“后疫情时代”将成为驱动市场运行的主要逻辑,关注建筑建材等传统基建,以及银行保险等低估值板块,建议结合业绩性价比,适当布局数字经济、央企改革、旅游酒店、航空运输等主题板块。

⑤中信建投:1月社融信贷数据开门红大超预期看好银行板块

中信建投研报认为,1月社融信贷数据开门红,大超预期,地方债发行量同比多增,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展望2022年,在宽信用稳经济的外部大环境中,社融和信贷新增量预计将保持稳步扩张,M1预计在2月将显著反弹,M1拐点后经济的触底回升将持续印证。重申在宽信用、稳经济大逻辑下看好银行板块,更看好在板块逻辑通顺的大背景下,优质银行的业绩优势和估值提升潜力。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