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拥堵轨道冲突,地球法律如何管到天外?
时间:2022-02-09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伴随太空及相关领域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开拓着太空,太空空间和资源不断得以深度开发和利用。在国际战略竞争上升的态势下,太空已然成为大国战略博弈的新焦点和战略制衡的新筹码。

为争夺战略竞争制高点,掌握太空开发主动权,世界主要国家纷纷调整太空战略,推动国际太空战略竞争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不论是去年俄罗斯从地面发射的导弹摧毁了一颗报废多年的前苏联间谍卫星引起美国太空司令部的谴责,还是美国马斯克SpaceX的卫星两次迫使中国空间站主动采取紧急避碰,以规避碰撞风险,都暗示着太空竞争的风起云涌。

大国战略与安全博弈正在由传统公域向太空延伸和拓展,随着太空竞争越演越烈,太空竞争失序的安全风险问题也日益突出。然而,不论是在国际间,还是各大国,至今都没有对太空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

太空竞争越演越烈

过去,各国的太空能力和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是决定太空格局的主要因素。太空能力决定了在太空领域的活动范围和深度,国际地位奠定了在太空格局中的政治基础。然而当前,太空科技日益成为支撑太空战略的根基,太空科技能力逐渐超越国际地位,成为塑造世界太空竞争格局的决定性因素。于是,为了在激烈的太空竞争中抢得先机,各国相继出台了雄心勃勃的太空战略、发展规划、探索构想和政策举措,对太空科技的研发投入纷纷加码。

美国政府公布的国家太空战略突出“美国优先”原则,强调美国太空领导地位和以实力求和平的霸权策略。为有效实施太空战略,确保美国“在太空的统治地位永不受质疑和威胁”,美国几乎重塑了整个太空领域的管理体系和功能系统。俄罗斯、西欧诸国、加拿大、日本和韩国等也制定或发布了以政策、准则、框架、基本法和计划等命名的太空战略规划。这直接引发了以空间、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为代表的高新科技群的飞速发展。新一轮高新技术蓄势待发。

全球范围内,美国是当今世界航天综合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截止到2020年12月,美国在轨卫星数量的全球占比已超过56%,位居世界第一,超过了全球其他所有国家在轨卫星数量的总和,是位居第二的中国的4.6倍,是位居第三的俄罗斯的10.7倍。美国也是迄今唯一实现了载人登月的国家,唯一将人造探测器送出太阳系的国家,更是唯一成建制装备反卫星武器的国家。

即使已经拥有了绝对优势,美国也并未停止太空战略的步伐。2019年12月20日,美国通过的2020财年国防授权法案授权组建独立军种太空军,批准了3200万美元预算用于创建太空军总部。在2021财年国防预算申请中,太空军的份额显著增长,占154亿美元。

在美国,航天技术并非官方专利,即使民营企业也能参与航天技术。当前国际主要制造商大多位于美国,包括SpaceX、OneWeb、泰雷斯等,主要星座计划包含Starlink(星链)、OneWeb、铱星等。

早在2015年1月,SpaceX公司CEO马斯克就宣布其打算发射约1.2万颗通信卫星到太空轨道的“星链”计划,组成一个覆盖全球的高效卫星通信网络,为全球消费者提供廉价、快速的宽带互联网服务。至2022年2月4日,SpaceX已经成功发射2091颗星链卫星,SpaceX公司成为世界上拥有卫星数量最多的公司。

当然,随着自身实力的发展,中国在太空领域的吸引力也在增强。当前,中国航天在火箭、载人航天、卫星和深空探测方面都有了很大突破。

火箭方面,从串联到捆绑、从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到发射载人飞船以及空间探测器,中国火箭阵容整齐,一应俱全。载人航天方面,从神舟系列到天宫系列,中国已掌握了载人天地往返、出舱活动、交会对接等载人航天三大基本技术,并成功发射了第一组空间站模块。

卫星方面,中国卫星行业已经部分进入了先进国家行列,尤其是北斗卫星系统。2020年北斗三号系统已组网完成,向全球提供服务,并且不局限于GPS卫星传统的导航功能。月球与深空探测方面,“嫦娥五号”任务实现了中国航天史上首次月面采样、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带样返回等多个重大突破,为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画上圆满句号。

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已抵达火星,火星探测车“祝融号”也已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下一步拟于2028年实施火星取样返回任务,同时还将在2025年前后实施近地小行星取样返回和主带彗星的环绕探测,2029年实施木星系及行星际穿越探测任务。

目前,对于地球资源的争夺基本已经饱和,人类已经很难再爆发以争夺领土为目的的大规模战争,太空竞争日益成为大国战略博弈的新焦点和战略制衡的新筹码。谁先取得太空主导权,谁就将拥有下一个时代科技、经济、军事等领域的主动权。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具话语权的两大国家,在太空领域的竞争也越演越烈。

失序的竞争

不是所有的竞争都是有序的,尤其是在未经规制的太空领域。随着大国战略竞争加剧,太空领域合作与竞争关系日趋复杂。

一方面,随着大国在太空领域竞争和博弈愈演愈烈,其对国际太空市场争夺越发凸显,进一步推动形成“竞争高于合作”的局面,增加发生太空冲突的危险。

比如,不久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