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货币政策"逆行"对投资者影响几何?
时间:2022-02-08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美国最新利率决议声明,美联储计划最早于3月加息,并表示提高利率的空间很大。当前的经济形势意味着美联储会比上次行动得更快,不排除3月份后每次会议都有宣布加息的可能。而与此相反,1月20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了LPR一年期利率3.70%,五年期利率4.60%,较此前分别下调了10bp和5bp。2021年12月15日央行还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当前中美货币政策出现了“美国收紧、中国放松”的“逆行”态势,这一态势需要引起投资者高度关注并理性加以看待。

23年来美联储加息周期与中国货币政策差异

自1999年以来,美国一共经历了3次加息周期。在此期间中国的货币政策有宽松操作,也有收紧操作。中国的货币政策调整主要基于国内经济形势与政策目标需要,美联储加息对中国货币政策调整的影响并没有固定的模式。

1.1999年6月至2000年5月:中美货币政策反向操作

这一阶段,中国降息操作早于美国加息,中国降准与美国加息同步。二十世纪末亚洲金融危机结束后,互联网投资热潮开启,美国经济增长强劲,失业率降至4%,具备加息条件。为防止互联网泡沫过度膨胀,美联储开启6次加息周期,共上调175bp,联邦基金目标利率由4.75%升至6.50%。但与此同时,中国则处于降息降准阶段。1999年中国经济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仍处在低迷阶段,央行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1999年11月降准200bp,至6%,导致中国存款准备金率处于有统计以来历史最低值。1999年10月延续自1995年开始的降息进程,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降低54bp,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降低153bp,此时中国降息早于美联储加息20天。

虽然此次中美货币政策出现方向性差异,但中国股市小幅下行之后,降准等宽松操作推动了股市的回升。2001年中国经济增速回升,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

2.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中美货币政策同向操作

这一阶段,受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经济运行走向偏热,中国开始小幅收紧货币政策。为防止房地产泡沫过度膨胀,美联储连续加息17次,共上调425bp,联邦基金目标利率由1.00%升至5.25%。中国自2003年9月开始上调存在存款准备金率,由6%上调150bp,在此次美联储加息周期内,中国未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06年7月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后中国才开始进一步上调存准率,直至2011年6月调至21.5%(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存准率)历史高位。在美联储加息期间,中国同步加息。2004年10月与2006年4月中国分别上调贷款基准利率各27bp;2004年10月上调存款基准利率27bp。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后,中国仍处于加息周期,直至2007年12月。

2008年全球次贷危机之前,中美经济增速保持较快增长,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裕,美国一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1%以下,房地产行业持续繁荣,货币与信用双重宽松。美联储连续加息17次等多种因素叠加最终引发房地产泡沫破灭。

3.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中美货币政策反向操作

在此阶段,中国处于降准周期,且中国降息早于美联储加息。美国在次贷危机发生后,一年多连续降息450bp,并开启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刺激经济复苏。此后美联储保持长达7年的低利率时代,美国经济维持较高增速。为防止经济过热,预防危机与资产泡沫扩大,2015年12月美联储开启加息进程,9次上调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共225bp,由0.25%调升至2.50%。但与此同时,中国则处于降准降息进程。由于经济出现较大的下行压力,股市震荡,人民币汇率出现贬值压力,中国央行开启了降准进程。2015年中国连续降息5次,存款基准利率与贷款基准利率各降125bp。

在经历20年高速发展之后,中国经济增速稳步放缓,央行降准降息以满足经济增长的流动性与信贷需求。此阶段中美利差收窄,人民币汇率虽面临较大贬值压力,但仍保持着较大的贸易顺差与外汇储备,加之汇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并未对国内经济造成较大负面影响,GDP增速仍保持6%以上的增速。

从上述三个加息周期来看,中美货币政策既有同步阶段,也有不同步时期。不可否认的是,中美货币政策“逆行”曾对中国宏观经济、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产生一定的冲击。如2015年12月与2016年12月美联储分别加息了25bp,人民币出现明显贬值,资本较大规模外流,外汇储备大幅下降,股指下跌,债券收益率下行,对中国GDP增速有一定影响。但2017年中国经济开始企稳,人民币汇率开始回升,资本外流规模下降,外汇储备自3万亿开始逐月回升。总体来看,中美货币政策“逆行”对中国经济形成的压力是阶段性的,程度是有限的,存在的负面溢出效应处于可控范围之内。

中美货币政策逆向运行的负面效应有限并可控

传统观念认为,美联储加息会对新兴经济体带来债务高企、货币贬值、资金外流等影响,如若此时新兴经济体再降息,会进一步加重上述负面影响。如2021年末土耳其在主要发达国家加息预期提前的情况下逆势降息,给其带来了物价飞涨、货币贬值、股票暴跌等一系列严重影响,这是与土耳其特殊国情及其政府的执政理念密切相关的。而中国的情况则明显不同。

总体来看,中美政策差异对中国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