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这场事先张扬的"战争" 谁在煽风点火
时间:2022-01-26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寒冬已至,俄乌边境局势却火热升温,战事看似一触即发。

刚刚过去的周末,美国和北约在与俄罗斯谈判之余,又紧锣密鼓地进行军事部署,向乌克兰运武器、运部队,还呼吁驻乌克兰人员撤离。

这一系列操作把资本市场吓得不轻。24日,全球资本市场经历2022年开年来最恐慌一夜。当天,美股三大指数一度集体跳水,但随后完成了罕见的失地收复。这一波剧烈动荡一度刷新2008年以来的反弹纪录。

去年年末起,美欧和乌克兰不断渲染俄罗斯已在俄乌边境集结了超10万大军,准备“入侵乌克兰”。俄方则强调局势持续恶化是因为北约不断挤压俄罗斯安全空间,且已经多次否认有“入侵乌克兰”的计划。

进入2022年来,俄乌间的对立并未降温。即便1月中旬连轴开启的俄与美欧就乌克兰局势的对话,也因双方分歧巨大无果而终。

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韦进深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俄乌局势升温反映了俄罗斯与美国、北约在地区安全问题上的分歧和战略问题上矛盾的尖锐。但他强调,当前俄乌紧张的态势完全是“人为”制造出来的,“一方面,此前俄罗斯与西方一系列安全对话未取得任何结果,其影响自然反映在了现实当中。另一方面,面对北约向乌克兰提供军事装备和乌军向乌东地区展开军事部署,俄罗斯也采取了一系列军事行动。俄乌紧张态势反映了俄罗斯与西方战略博弈的加剧。”

至于开战的可能性,韦进深表示:“整体而言,双方发生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不大,但如果乌克兰在乌东地区采取军事行动的话,俄罗斯可能对乌东地方武装提供支持,甚至不排除俄军进入乌东地区。但从目前局势看,俄罗斯与西方谈判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大规模战争特别是俄罗斯与北约军队之间冲突的可能性不大。”

英美“点火”、俄乌欧“灭火”

乌克兰在2021年刚庆祝独立30周年,这片土地上诞生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经历过切尔诺贝利的巨大创伤。在2014年的克里米亚危机后,这个年轻的国家仍是大国博弈的前沿。

1月23日,美国国务院发布通告称,建议美国公民不要赴乌克兰旅行,“由于俄军集结并展开军事演习,劝阻美公民不要前往俄乌边境。”如果说一纸简单的通告只是开始,那么大规模外交人员的撤离为本就剑拔弩张的俄乌局势火上浇油。

24日,美国务院还下令允许美驻乌使馆外交官家属、非核心雇员离开乌克兰,并敦促在乌美国公民考虑乘商业航班离境。目前,英国、澳大利亚均已效仿美国,撤出驻乌克兰大使馆的部分人员。

同时在过去3天,乌克兰收到了来自美欧的多批武器。24日,乌克兰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OleksiiReznikov)在社交媒体发文称,美国向乌克兰提供的新一批武器已经运抵乌克兰首都基辅。这批军火重量超过80吨。他强调,美国的军援“还没有结束”。此前一天,一批重约90吨的军火运抵基辅,包括“致命性”武器以及用于在乌东部冲突地区前线使用的弹药。自2014年以来,美国已累计向乌克兰提供超过27亿美元的军事援助。

非必要人员的撤离、多批武器援助,这还不够,接踵而来的军队部署和军事演习更是把紧张局势推向高潮。24日,美国国防部发言人柯比表示,目前有约8500名美军处于“高度戒备”状态,以便在必要时部署到欧洲。

韦进深对第一财经表示,俄乌紧张态势的演变与近来俄乌边境尤其是顿巴斯地区一带突然出现大规模军事调动有关。“自2014年乌克兰危机以来,乌东地区亲俄势力与政府关系一直紧张。乌克兰政府采取的亲西方政策又使乌克兰成为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博弈的焦点。”韦进深解释道,“近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不仅增加了对乌克兰的武器销售和军事援助,而且加大了在东欧的军事部署。乌克兰政府试图通过军事行动解决乌东问题使俄罗斯态度强硬。美国和北约的做法刺激了局势的发展,也给欧洲地区安全带来了不确定性。”

一边是美英的步步紧逼,另一边,冲突的当事双方俄罗斯与乌克兰,甚至毗邻乌克兰的欧盟都“不为所动”。面对英美等非必要外交人员的撤离,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24日回应道:“没有理由恐慌。俄罗斯‘入侵’看起来根本不是迫在眉睫的。”他甚至戏称,这些美国人待在基辅比在洛杉矶更安全。

欧盟最高级别外交官博雷利也发声,暗示英美过度夸大了形势。他在24日表示,欧盟不会跟随英美的脚步从乌克兰撤离外交人员。

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也对美国和西方国家的“过激”行为予以了谴责,“我们都看到了北约调动部队和军事资源的声明,而正是美国和北约的所作所为才导致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这和俄罗斯的举动没有关系。”

经济影响几何

尽管战事尚未开启,但资本市场已闻风而动。除了美欧股市,俄罗斯股债汇在24日遭遇三杀。24日,俄罗斯卢布对美元汇率一度跌破79:1,单日跌幅超过2%。25日截至第一财经记者发稿时,俄罗斯卢布对美元汇率稍有上涨,为78:1。

随后,俄罗斯央行宣布“救市”措施:从莫斯科时间1月24日15时起暂停在国内市场执行预算内购汇。这也是俄央行2年来首次宣布暂停购汇。

韦进深认为,俄罗斯经济能够承担起短时间的军事行动,“但对俄罗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