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人民大学宋扬:全球不平等存七大典型事实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需关注两大冲击
时间:2022-01-26 00:00:00来自:证券时报字号:T  T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去年以来,围绕“共同富裕”问题展开的内涵理解、收入分配等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证券时报记者日前专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宋扬,围绕全球不平等现状、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等话题,详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时代背景和实现路径。

近日,由宋扬参与撰写的《读懂共同富裕》一书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该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共同富裕的意义、内涵、目标以及实现路径等,力求从经济学的视角对“共同富裕”做普及性、系统性、学理性、前瞻性的解读。全书分为两篇。理论篇的主题为“系统认识共同富裕”,全面解读了共同富裕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本质内涵、目标与衡量标准。实践篇的主题为“共同推进共同富裕”,深入研究了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主要从顶层设计、示范区建设以及政府、企业、家庭与个人如何共同发力推动共同富裕方面做系统解析。

全球不平等现象的七大典型事实

证券时报:您认为共同富裕被确立为现阶段及未来相当长时期重要的发展目标,有何时代背景?

宋扬:共同富裕被确立为现阶段及未来相当长时期重要的发展目标,有其鲜明的时代背景。其一,共同富裕是我国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顺理成章的行动纲领。共同富裕一方面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另一方面也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持续发展而不断完善。其二,全球收入不平等问题十分突出,一些国家贫富分化问题严重,教训深刻。随着经济社会深入发展,分配问题在我国也逐渐显现。在此背景下,推进共同富裕恰逢其时,有利于防止两极分化,实现社会和谐安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生产力的快速提升,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收入分配不公、城乡差别过大、区域分化明显、公共服务不均等、社会福利不统筹等问题成为现代化进程的瓶颈,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将共同富裕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上。这种战略调整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具有扎实的经济基础、制度基础和丰富的实践基础。

当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水平离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共同富裕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须契合时代发展的进程。要统筹需要和可能,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不能好高骛远,做兑现不了的承诺。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共同富裕,政府不能大包大揽,重点是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即使将来发展水平更高、财力更雄厚,也须量力而为,避免落入“福利主义”陷阱。除政府外,推进共同富裕还必须依靠全体人民共同奋斗。通过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使市场、政府与道德共同成为推进共同富裕的有效体系。

证券时报:您认为在当前全球不平等现象中,有哪些特征尤为值得关注?

宋扬:当前,全球收入不平等问题突出,一些国家贫富分化严重,中产阶层塌陷,导致社会撕裂、政治极化、民粹主义泛滥,教训十分深刻。在此背景下,推进共同富裕恰逢其时,能使中国避免重蹈一些国家的覆辙。全球不平等现象存在着七大典型事实:

第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不平等问题加速恶化。美国和欧洲前1%高收入群体收入占全体居民收入的比重从20世纪70年代的8.5%和7.5%持续上升到2018年的19.8%和10.4%。这一长达40多年的变化导致发展经济学中一个经典规律的颠覆,即库兹涅茨倒U形曲线理论似乎不成立了。

库兹涅茨倒U形曲线理论认为,人均收入水平与收入分配差距之间将在长期中呈现出倒U形变化,即在人均收入水平很低的阶段,收入分配的差距将很低;随着收入的增长,基尼系数将快速上升;当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随着收入的增长,基尼系数会持续降低,达到繁荣与和谐并存的理想阶段。该理论总结的核心样本是欧美国家,并认为这些国家由于现代化已经完成,收入分配问题已经得到很好的解决,经济的持续增长不会引发收入分配的两极化。但这种理论推演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典型事实严重冲突。

第二,收入不平等问题不仅在发达国家中重新加剧,在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也出现恶化,但是这种同步恶化的趋势中却有一个值得关注的新趋势:中间阶层空洞化和中产阶层的消失可能是收入分配的新特征,传统的社会安全网和扶贫政策难以防止收入分配的恶化。

从20世纪80年代全球收入分配来看,1980年世界前1%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占全体居民收入的16.3%,2016年该比例达到20.4%。1980年50%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占全体居民收入的8.0%,2016年该比例为9.7%。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占全体居民收入的比重都同步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