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经济年报印象:两个"没想到"、一个"在路上"
时间:2022-01-24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上周中国经济年度数据发布,解读这些数据,笔者有一些感想。

工业恢复没有想象的那么强

去年,由于疫情防控基本有效,中国继续享受外贸高景气红利。全年,进出口总额突破6万亿美元,贸易顺差6764亿美元,均刷新历史纪录。

外需恢复强于内需,促进了中国经济平稳增长,工业生产复苏。去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1.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0.9%,较上年回落7.1个百分点,但较2019年上升8.3个百分点。同期,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以人民币计值)两年复合平均增长8.3%,较2019年增速高出7.0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高出0.4个百分点。

相反,疫情蔓延对接触性、聚集性服务业影响较大。去年,服务业生产指数两年复合平均增长6.3%,较2019年增速低了0.6个百分点;社零餐饮收入两年复合平均减少0.5%,其中限额以上企业餐饮收入3.1%,显示中小餐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受疫情冲击更大。从分行业的GDP实际两年复合平均累计同比增速看,“住宿和餐饮业”的绝对实物量尚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直到四季度才录得正增长;第三产业中,除“房地产业”外,其他行业同比增速均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顺理成章地,工业恢复好于服务业成为中国疫后经济复苏分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去年,第二产业不变价两年复合平均增长5.3%,较2019年同期增速高出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不变价增长5.0%,低了2.2个百分点。

但是,分季度看,情况却不尽然。全年,第二产业不变价两年复合平均增速较2019年同期的正缺口比上半年收敛了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负缺口却是收窄了0.1个百分点。这表明下半年,第三产业的恢复状况要好于第二产业。

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从两年复合平均累计同比增速相对2019年同期的偏离看,全年工业增加值的领先优势较前8个月收敛了0.5个百分点,服务业生产指数的落后劣势仅扩大了0.1个百分点。这显示疫情汛情叠加政策调整,对工业生产的后续影响大于服务业。二是,第二产业全年GDP平减指数为8.6%,较上半年上升2.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为2.1%,较上半年回落0.6个百分点。这表明下半年工业品的通胀更甚于服务业,故不变价的二产恢复领先优势缩小也情有可原。

不过,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去年,GDP平减指数累计同比增长4.4%,推动同期名义GDP增长12.6%,双双录得2012年以来最高。这促进中国完美地去杠杆。到年底,M2和社融调整存量(剔除股票融资和贷款核销)与年化名义GDP之比,分别较上年底回落7.6和7.0个百分点(为连续5个季度环比回落)。其中,M2和社融调整存量增速分别较上年回落1.1和3.1个百分点,而名义GDP增速上升10.0个百分点。显然,前述两个杠杆率指标的回落,主要源自名义GDP增速的大幅反弹。

消费贡献没有想象的那么低

疫情通过影响一些消费场景、就业和收入,以及消费者预期,制约消费复苏。故大家印象中,内需恢复弱于外需,但内需中投资恢复要好于消费。去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复合平均增长4.0%,较2019年增速低了4.0个百分点;固定投资完成额增长3.9%,低了1.5个百分点。

然而,从支出法看,去年各季,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季上升,全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5.4%,较上年骤升87.4个百分点,比2019年还高出6.8个百分点。相反,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季下降,且三四季度连续负贡献,全年贡献率仅为13.7%,较上年骤降80.4个百分点,比2019年还低了15.2个百分点。

这主要反映了中国结构性的通胀现象。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飙升、输入性通胀影响,中国的PPI特别是生产资料价格涨幅较高,但CPI涨幅却较为温和。去年,PPI累计同比上涨8.1%,其中生产资料涨幅高达10.7%,但CPI仅上涨了0.9%。投资的平减指数与PPI关联性强,而消费的平减指数与CPI相关度高。

当然,投资本身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去年,占固定资产投资1/4强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长4.4%,较上年增速还低了2.6个百分点。特别是自去年9月份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快速下滑,反映了大型房地产企业债务违约引发的行业动荡。全年,基建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长0.2%,较上年增速低了3.2个百分点。去年7月底中央提出合理把握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年底年初要形成实物工作量。结果,前11个月基建投资的累计同比增速由上半年正增长7.2%转为负增长0.2%。

过去一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完成额两年复合平均增长13.8%,较固定资产投资可比增速高出近10个百分点,这反映了中国新经济蓬勃发展的新趋势。但是,高技术产业投资的两年复合平均增速较2019年仍低了3.5个百分点,负缺口较固定资产投资平均高出2.0个百分点,且全年负缺口较上半年扩大了6.6个百分点。这一定程度反映了高技术产业投资的增长后劲不足。

去年,占固定资产投资1/3强的制造业投资两年复合平均增长5.4%,较2019年高出2.3个百分点,且全年正缺口较上半年扩大了2.7个百分点。这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亮点,反映了进出口强劲,推高了工业产能利用率,拉动了制造业投资。去年,工业产能利用率累计为77.5%,较2019年高出0.9个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