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两会密集部署稳投资稳增长,支撑经济高确定性恢复
时间:2022-01-24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1月初以来,各地区陆续召开两会并发布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2年主要经济指标目标,部署重点发展任务,为研判宏观经济形势提供了中观数据佐证。我们通过梳理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并进行词频分析,发现各地提出的2022年GDP、投资增速目标基本都快于2021年两年平均水平,投资成为各地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呈现“基建驱动、制造升级、地产托底”趋势,科技创新、高端制造、新基建、数字经济、双碳等关键词被高频谈及,各地专项债发行前置也将更好支持“十四五”重大项目工程在地方具体实施落地。各地政府工作报告有力贯彻了中央稳增长部署,地方经济提速将支撑全国经济高确定性恢复。

各地提出的2022年GDP增速目标基本都高于各自2021年的两年平均增速,据此推算全国GDP增速为5.5%左右,并可能提出“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

各地设定的GDP目标考虑了稳增长需求和自身基数效应,总体表现为高举高打,具体来看:

1)GDP增速目标提升幅度靠前的省份为湖北、河南、内蒙古、辽宁等,分别为3.5个、3.2个、3.2个、2.3个百分点,这些地区GDP增速基数较低,正加快向潜在水平回归。

2)GDP增速目标设定最高的地区为海南、西藏,分别为9%、8%,此外河南、安徽、江西、云南等地区均为7%,区域经济走向更加平衡,中西部地区GDP增速水平高且目标提升幅度较大。

3)当前已公布政府工作报告的26个地区GDP合计占全国87%(参考2020年数据),据此推算全国GDP增速可完成5.5%以上。

各地均将投资作为实现增长目标的重要抓手。

各地充分发挥投资支撑经济增长的关键性作用,有16省设置了投资增速目标,区间在6.5%至10%。

1)投资引领经济,各地设定的投资增速目标基本都高于GDP目标,河南、安徽、广西、辽宁计划投资增速高达10%。

2)多数地区投资增速目标较2021年的两年平均水平加快或者维持高速区间。

3)投资效率较高的地区,下一步投资增速更快,促进全国投资效率提升。

4)一季度各地专项债计划发行速度快于近年同期水平,“开门红”项目加快上马、规模提升,也支撑投资上量。根据各地计划推算,预计今年全国投资增速可达6.1%,适度领先于GDP增速。

从三大领域看,各地投资主要呈现“基建驱动、制造升级、地产托底”格局。

1)新老基建有望齐发力,地方政府主导基建大踏步前进,以中部、西部地区等基建投资效益较高的地区为侧重,加快推进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以及能源、水利、农业、环保、物流等传统基建,引导企业加大新基建投资,预计一季度基建投资增速超7%,有望达到10%。

2)制造业升级,地方政府更加重视科创和工业振兴,积极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加大对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优化的升级支持。

3)房地产方面各地提法不多,更多着墨于保障房建设。当前多地土地财政依赖度较高、房地产投资占GDP的比重大,未来可能进一步探索“因城施策”。

各地消费向潜在水平修复,同样是支撑GDP增长的重要动能。

疫情导致多数地区的消费增速下滑。2021年,当年本土新增确诊人数占比越多的地区,社零增速下滑幅度越大;同时,2021年多数地区居民收入增速快于生活支出增速,叠加居民住房、装修等大额消费有所放缓,各地居民的储蓄或有较大积累,部分前期消费下滑较大的地方,消费回暖修复的动能可能更大。

各地优化重大任务部署,紧抓重大工程项目落地。

对2021、2022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文本比对,我们发现稳增长、高质量、双碳、投资、制造业、市场主体、数字经济等关键词提法加强,每百字中出现频次增幅较大,科技创新、改革、生态、消费等仍是高频关键词。从各地前3项重大任务看,更加重视稳增长、扩投资、促消费、数字经济,延续强调科技创新、产业转型。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