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 全球后疫情时代的工业化未来
时间:2022-01-21 00:00:00来自:新浪财经字号:T  T

2021年12月19日,“第六届国家发展论坛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分论坛”如期而至。北京大学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院长、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教授出席并在现场发表了以“全球后疫情时代的工业化未来”为主题的英文演讲,主要分享了工业化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内在联系,新冠疫情下的工业化挑战以及帮助发展中国家快速实现经济复苏和工业化的策略。可持续发展、工业化、经济复苏和产业政策都是很抽象的概念,林毅夫教授从每个人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比如“为什么一份体面的工作很重要”,“为什么三个世纪前世界上的所有国家都是落后的低收入国,而今有了先进和落后之分?”生动清晰地向我们呈现了现代经济增长的本质和工业化对摆脱贫困和发展的重要性。在林毅夫教授看来,利用好由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对于一个国家实现高效的产业结构转型和包容可持续增长是至关重要的。让市场为企业提供价格信号并在有为政府的推动下利用有效的产业政策实现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化,是后疫情时代发展中国家实现快速经济复苏的密码。本文是对林毅夫教授英文演讲内容的编译与整理。

01

为什么

获得体面的工作是实现其他可续持发展目标的基础?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议程是所有国家为摆脱贫困,实现全人类的和平和繁荣而必须实现的目标。在议程的17个目标中,每一项都至关重要。例如,消除贫困、消除饥饿、优质教育、性别平等、清洁水源、人人可负担的现代能源、人人获得体面工作、可持续工业化、绿色发展、国际合作等等,在此我就不一一赘述。依我所见,这17个目标中,第八项人人获得体面的工作将是实现其他目标的基础。体面的工作就意味着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有稳定的收入就不贫困,就有钱去买东西填饱肚子不挨饿,就有钱照顾好自己,就会有意愿追求绿色的发展以改善生活的环境,就能帮助每个人应对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所以体面的工作就业是很重要的。低收入国家的人民之所以饱受贫穷困扰,并不是因为他们无所事事,其实他们都有就业,而且,很努力很辛苦地工作,只不过是在生产率水平很低的传统农业就业,每天劳劳碌碌,仍然无法衣食无缺,无法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家庭。

在世界范围内,即使是今天的发达国家,在两三个世纪前,用今天的标准来看也同样贫穷。就像今天的其他低收入国家一样,当时这些国家也有80%以上的人口以农业为生。现在他们收入变高,发展得更加先进,是因为他们从农业转型到了现代制造业。因此,诚然体面的工作非常重要,是实现其他多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础,但要有体面的工作,就需要进行工业化,否则就无法达到摆脱贫困所需要的先进生产力和收入水平。但是发展中国家如何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挑战的同时实现包容性的、可持续的工业化?

02

为什么

三个世纪前世界上的国家都是落后农业国,而今有了先进和落后之分?

为此,我们需要了解现代经济增长的性质。为什么三个世纪前,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是落后的农业生产国,而今却有了先进和落后之分呢?实际上,这是工业革命以后现代社会产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带来的结果。工业革命以后发展成功的国家往往进行了持续的和快速的技术和产业结构升级,他们在现有产业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并且从低附加值的农业不断往附加值更高的产业,首先是制造业然后逐渐是服务业不断转型升级,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持续改善基础设施,优化能源结构,进行制度改革等,从而释放蕴藏于技术和产业的生产力,所以,现代的经济增长实际上是一个技术、产业、基础设施和各种制度结构不断转型升级的过程。

那么为何少数国家在18世纪的工业革命以后转型成功,但是,绝大多数的国家却未能顺利进行上述的结构转型?根据我倡导的新结构经济学,这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学界和决策界缺乏对上述从技术、产业到基础设施和各种制度安排是内生的,内生于一个国家在每个时点给定随时间可变的要素禀赋结构的认识。今天,当我们去观察高收入国家,就会发现他们大多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这是由于他们拥有相对丰富的资本。如果他们不发展资本密集型行业,他们就没有竞争力;如果他们不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他们将和其他低收入国家一样贫穷。当我们将目光转向发展中国家,我们看到主要的产业状态是资源密集型或劳动密集型,他们的生产力水平很低。如果他们想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由于资本相对短缺,他们根本就没有竞争力,要发展和发达国家一样先进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就必须先拥有和发达国家一样的资本相对丰富的要素禀赋结构。这就是我们从新结构经济学中获得的启示,即产业、技术、基础设施和制度安排的各种经济结构是内生的,要改变经济结构必须先改变要素禀赋结,才能水到渠成,否则,就会拔苗助长,出于好心干了坏事。

03

如何实现

经济结构的快速、可持续转变?

但如何才能实现这样的转变呢?我们现在保有的资本禀赋来自于过去的经济盈余的积累。如果想成功地转变禀赋结构使得资本从相对短缺变成相对丰富,就需要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