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进行时:830个贫困县缔造脱贫奇迹,超2千万主体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2022-01-18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2022年初,企查查数据研究院发布“掬时代活水,溯中国奇迹”主题系列报告,以《中国企业发展全年报(2021)》为总报告,挑选出“建党百年、碳中和、双减”等十大关键词,聆听时代强音,紧贴中国发展脉搏,对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进行全景回溯洞察。

《全面脱贫:830个脱贫县市场主体分析报告(2021)》为“掬时代活水,溯中国奇迹”主题系列的第五期报告,命中年度关键词“建党百年”,以下为报告正文。

自2012年我国拉开新时代脱贫攻坚序幕起,到2020年底,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全国832个贫困县已经全部脱贫摘帽,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实现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中国奇迹!

适逢全面脱贫一周年,企查查数据研究院发布《全面脱贫:830个脱贫县市场主体分析报告(2021)》,报告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宏观的角度概览脱贫县的发展现状,第二部分通过个体经济和国有经济深入分析脱贫县脱贫“摘帽”的关键因素。在企业数据的助力下,追踪这832个脱贫县的过去与未来,尝试揭开脱贫真相的神秘面纱。(注:有四个脱贫县两两合并为两个区,因此下称830个已摘帽脱贫县)

一、“云贵川藏”脱贫县总数超全国三分之一,江浙粤闽地区脱贫县为零

2021年初,国新办召开《2020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了几项重要成果,其中一项为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绝对贫困现象历史性消除。

企查查数据研究院对这832个脱贫县的地域分布整理后发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有22个拥有脱贫县,脱贫县数量最多的是云南,有88个脱贫县;数量最少是海南,也有5个脱贫县。从省份分布来看,我国脱贫县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云贵川藏”四省的脱贫县总数超过全国的三分之一。从城市上来看,西藏日喀则市以及四川甘孜的脱贫县数量最多,均有18个脱贫县,贵州黔东南有15个,重庆市则有14个脱贫县,排名第四位。

哪些地方没有脱贫县?“江浙粤闽”四省、辽宁以及山东均没有国家级脱贫县,直辖市中北京、上海以及天津没有国家级脱贫县。

二、830个脱贫县市场主体数量超2千万家,中部地区脱贫县发展水平高于西部

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与命脉。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830个脱贫县现存市场主体达2001.6万家,其中贵州省的脱贫县市场主体总数最多,达214.3万家;云南省紧随其后,共计203万家,河南、安徽、河北的脱贫县相关企业总数排名前五位。

企查查数据研究院发现,有的省份脱贫县数量多导致市场主体总数多,例如贵州、云南依然排名靠前,而河南、安徽、河北作为人口和GDP大省,市场主体数量在省份中一直名列前茅。值得注意的是,仅有贵州、云南、河南三个省份的脱贫县市场主体总数在两百万家左右,排名第四的安徽仅有133.8万家。

为了排除单个省份脱贫县数量较导致市场主体数量多带来的干扰,企查查数据研究院将各省的脱贫县市场主体总量除以脱贫县总量,将得到的数值定义为“脱贫县市场主体密度”,用以衡量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企查查数据显示,安徽省、河南省和重庆市的脱贫县市场主体密度最高,分别有6.69万家、5.81万家和5.20万家,处在第一梯队。湖北、贵州、江西的脱贫县市场主体密度约为4.27万家、3.73万家和3.24万家,处于第二梯队。此外,新疆、内蒙古、广西、四川、陕西、青海、西藏的脱贫县市场主体密度均在2万家以下,排名最末。

企查查数据分析师吴晓婷认为,总体来看,受地域、经济、文化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无论从GDP总量来看,还是从脱贫县市场主体密度来看,西南以及西部地区的脱贫县发展水平不及中部地区的脱贫县发展水平。

三、第三产业助力脱贫县“摘帽”,农业、畜牧业因地制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201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的通知》,明确指出农林产业扶贫、电商扶贫、科技扶贫等是产业发展脱贫的重要内容,同时提出农林种养产业扶贫工程、旅游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等重点产业扶贫工程。企查查数据显示,830个脱贫县的市场主体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以及农林牧渔业,分别有545.5万家、251万家与133.3万家。

具体来看各地脱贫县的细分产业(国标二级分类),企查查数据显示,河南、安徽、湖北、陕西、江西以及湖南等中部省份脱贫县以农业为主,尤其是河南与安徽的脱贫县农业市场主体均超过8万家,此外湖北、陕西的脱贫县农业相关市场主体也超过了5万家,江西、湖南的脱贫县农业市场主体超过3万家,东北黑龙江的农业相关市场主体超过4万家。

西南和西北部地区则畜牧业更为突出,企查查数据显示,云南脱贫县的畜牧业市场主体近13万家,在脱贫县省份中居于首位,贵州则超过8万家,甘肃、内蒙古、四川以及青海的畜牧业相关市场主体则分别有6.8万家、5.2万家、4.1万家和2.8万家,均超过该省脱贫县的农业相关市场主体数量。2016年《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发布,将东南沿海及南方八大水网地区被划为约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