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2地方两会:"两会"烟火气 湖南有"滋味"
时间:2022-01-18 00:00:00来自:人民资讯字号:T  T

1月16日至19日,湖南省“两会”时间。

湖南省人民会堂内,共谋发展大计,共绘美好蓝图;各驻地宾馆里,代表、委员积极为民发声、参政议政。

民以食为天,舌尖上的事,也是代表、委员的心头事。翻阅件件建议、提案后,我们试图从湘菜发源地,寻到一缕“两会”上的“滋味”。

味之源

守护“猪事”健康

“宁乡花猪,可不是一般的猪,肉色鲜红、口感鲜嫩,是全国四大地方名猪之一。”宁乡花猪又名流沙河花猪,原产于宁乡流沙河。谈及花猪,湖南省政协委员、湖南流沙河花猪生态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述初如数家珍,颇有“花猪司令”的风范。

从养殖57头花猪始,到如今致力打造年出栏百万头、百亿级宁乡花猪产业的“双百工程”的公司掌舵人,李述初的公司已发展为集提纯保种、养殖生产、屠宰加工、熟食精加工、冷链物流、品牌专店、终端零售的特色品牌猪肉产业,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当选湖南省政协委员以来,李述初关注的,始终都是“猪事”。毋庸置疑,李述初今年带来的提案,依然极具“初”心——《关于推进湖南省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养殖是食品的源头产业,不容忽视。”在李述初看来,舌尖上的万般滋味,都来源于此。

尤其是2019年以来,针对生猪产能严重下滑、猪肉价格大幅上涨等严峻形势,湖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政策措施,逐步将生猪生产恢复到常年水平。但长期困扰生猪产业发展的产能大幅波动问题尚未根本破解,产能恢复后市场价格再度陷入低迷,部分生猪养殖场(户)亏损,一些地方政策出现反复,生猪稳产保供的基础仍不牢固。

李述初建议从加大生猪生产逆周期调节、支持养宰加销一体化的现代屠宰企业发展、抓好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做强做响优质湘猪品牌等方面加以解决。

巩固湘猪产品粤港澳大湾区“主打市场”,抢占扩大京津冀、长三角等肉类市场、全国布局全产业链项目……李述初建议以“主打品牌、主打企业、主打市场”为抓手,努力开发地域特色突出、产品特性鲜明的地方猪产品,培育一批优质湘猪“主打品牌”,扩大优质湘猪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小与大

传播城市味道

“鱼粉虽小,但‘小产品’依然有做成‘大产业’的机会。”在郴州代表团会议室,湖南省人大代表杨红艳化身“美食推荐官”,不遗余力地推荐起家乡的栖凤渡鱼粉。

据史料记载,三国名士庞统因病休养于栖河古渡小镇,食得红汤鱼粉(红辣鲜),感觉酣畅淋漓,汗出病愈精神振。因庞统号凤雏,此镇故而得名“栖凤渡镇”,红汤鱼粉又名“栖凤渡鱼粉”。

“鱼粉不仅历史悠久,产业也初具雏形,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同时能够带动农户增收。”杨红艳介绍,郴州全市鱼粉产业年综合销售收入从2015年的1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5亿元,2020年仅栖凤渡鱼粉预包装产品销量增长310%。“栖凤渡鱼粉是郴州特色美食,也是湖南最具代表性的米粉类美食之一,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做强做大前景可观。”

栖凤渡鱼粉虽已成为郴州的地标美食名片和城市味道,但与柳州螺蛳粉等产业迅猛发展的形势相比,在品牌知名度、产业化规模、产品标准化、市场占有率等方面都远远落后。

“米粉行业以小见大,推动郴州栖凤渡鱼粉产业发展,可以产生巨大的品牌效应和经济效益,提升郴州乃至湖南的文化软实力。”怀揣对家乡发展的期盼,杨红艳在这次“两会”带来了《关于推动郴州栖凤渡鱼粉产业发展的建议》。

杨红艳建议,在各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推动制定“郴州栖凤渡鱼粉”的湖南省地方标准、成立“郴州栖凤渡鱼粉产业研究院”、打造“郴州栖凤渡鱼粉”公用品牌,支持栖凤渡镇申报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示范项目,支持苏仙区申报省级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

杨红艳期待,在这场全省政治生活的大会里,能凝聚更大力量,让家乡的味道被更多人所熟知。

土菜香

擦亮金字招牌

“衡东是罗荣桓元帅故里,中国土菜名县,不仅山水美,还有土菜香。”当知晓采访来意后,湖南省人大代表、衡东县人民政府县长徐志毅便开宗明义。

推荐之余,徐志毅递上一张“舌尖上”的成绩单:衡东土菜行业已经申请41个土菜农产品商标,拥有省级著名商标17个,“黄贡椒”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并入选“中国十大名椒”;衡东土菜烹饪技艺成功入选省级非遗名录,衡东县被评为“湘菜食材地标县”等荣誉称号,“石湾脆肚”“鳝鱼炒蛋”“新塘削骨肉”等12道衡东土菜入选湖南百道名菜。

近年来,衡东县委、县政府以“擦亮土菜金字招牌,培育新兴百亿产业”为目标,大力整合土菜资源,全面加强基地建设,积极推动衡东土菜“走出去”,土菜产业已经初步形成种养、加工、物流配送、体验展示、餐饮销售一条龙的全产业链。

“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市场主体越来越多、土菜招牌越来越响。”土菜之香,岂能一言概之。一碗土菜,已实现产值46亿元,衡东全县有规模种养专业合作社660余家、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40余家、物流配送网点35个,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130余个,县内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