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扩大有效投资,发展数字经济
生产:继续修复
在下游汽车行业,上周半钢胎开工率小幅略降至59.4%,降幅弱于季节性。在中游化工行业,PTA产业链的负荷率分化,其中PTA工厂、聚酯工厂有小幅回升,江浙织机环比继续下滑。在中游钢铁行业,上周高炉开工率、焦炉生产率均继续回升,Mysteel样本钢厂钢材产量环比继续上行,涨幅均强于季节性。此外,沿海八省的日均耗煤量环比季节性回落,不过降幅弱于近两年同期。整体来看,生产仍继续修复,但是与近年同期相比表现仍然偏弱。
需求:消费或再承压投资:房地产销售回升,投资需求下滑,降幅弱于季节性。上周地产销售面积环比回升,涨幅明显强于季节性,处于2017年以来同期高位,主要受二线城市所带动。我们认为,房地产政策或已经从纠偏转向主动放松,下一阶段房地产市场的下行压力将有所减轻。不过,土地成交面积环比回落,土地溢价率明显走低,不及近年同期水平。在建材方面,随着春节临近,上周建筑用钢成交量环比回落,不过降幅明显弱于季节性。水泥出货率继续下滑,斜率有所放缓。考虑到专项债额度已经提前下发,2022年财政节奏前移,近期多地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投资需求或将超季节性改善。消费:汽车销售有所改善,票房收入偏低。在汽车行业,1月9日当周,乘用车批发、零售销量同比增速分别为-4%、6%,较前一周小幅改善。在文娱方面,1月10日当周,受前一周元旦假期的影响,票房收入和观影人次环比明显下滑,不过即使与近年同期相比仍然偏低。1月1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做好近期促进消费工作的通知》,提出低风险地区要保障城乡居民区域内短途合理流动和正常消费活动。引导电商企业开启春节“不打烊”模式,线上举办年货采办、赶大集等促销活动。然而,受疫情防控影响,近期郑州、西安拥堵延时指数大幅回落,远不及近年同期。更值得关注的是,截至1月15日,我国已经有14个省份报告奥密克戎输入病例,天津、河南也报告了本土奥密克戎疫情。考虑到新型病毒传染性更强,出行相关的消费或将再迎考验。出口:景气度较高。上周CCFI指数继续回升,BDI指数小幅回落。短期来看,出口景气度仍然较高。
价格:猪价、蔬菜价格同落主要食品价格分化,其中猪价继续下跌。上周猪肉、鸡蛋、蔬菜价格环比分别回落3.3%、0.5%、1.2%,而水果价格环比回升1.2%。冬季腌腊进入尾声,加之生猪出栏有所加快,猪价仍在回落。而菜价之所以超季节性下跌,或与近期南方蔬菜大量上市有关。主要工业品价格分化,国际油价继续回升。上周钢价、煤价小幅回升,整体较为平稳。随着春节临近,下游需求有所减弱,水泥价格继续下滑。值得关注的是,上周国际油价继续波动回升,布油和WTI原油价格环比分别上涨4%和4.8%。随着美国的经济持续恢复,油价仍将受到支撑。短期通胀分化趋势或将减弱。今年1月以来,在食品价格方面,水果价格受季节性影响较上月有所回升,蔬菜、鸡蛋和猪肉价格均有所下降。在工业品方面,受保供稳价等政策的影响,水泥、煤炭价格的回落趋势较为明显。整体来看,短期通胀分化趋势或将减弱。
库存:水泥继续回落上周钢铁社会库存小幅回升,钢厂库存有所回落,处于近年较低水平。煤炭库存、水泥库容比均继续回落,与近年同期相比,前者相对偏低,后者仍处于高位。此外,在PTA产业链,与前一周相比,上周涤纶长丝POY的库存天数有所下滑,聚酯切片的库存天数有所回升。
流动性:央行净投放资金
上周货币利率上行。上周R001和DR001均值分别为2.11%、2.05%,较前一周分别上行25bp和26bp。R007和DR007均值分别为2.23%、2.12%,较前一周分别上行5bp和12bp。
上周央行净投放资金。上周央行逆回购投放资金500亿元,到期回笼资金400亿元,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100亿元。我们认为,目前货币政策已经在发力宽信用,而一季度稳增长政策或将持续加码,社融、信贷将继续发力,有望实现“开门红”。
上周美元指数回落,人民币汇率升值。截至2022年1月14日,美元指数为95.16,较前一周末回落。离岸、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分别为6.36和6.34,与前一周末相比小幅升值。
1月15日,央行副行长刘桂平表示,当前主要经济体通胀水平不断上升,货币政策转向趋势明显。这将推动美元、欧元等回流,可能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大幅波动。我们认为,下一阶段人民币汇率可能面临一定的贬值压力,但是这将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较小。
政策: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
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总书记重要文章《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文章指出,要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要推动互联网、数据、人工智能同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要坚持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此外,1月12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
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