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成绩单出炉,稳增长有动力有空间
时间:2022-01-17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2021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出炉,呈现持续复苏、平稳运行。

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GDP总量突破110万亿元大关,实现8.1%的增速,发展预期目标较好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4万亿元,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9.1%。

尽管2021年中国经济经历了“前高后低”走势,经济下行仍存在一定压力,但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并有望在2022年实现疫情冲击后的二次探底和企稳回升。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当日强调,下一步,我国经济增长的动能不仅来自需求“三驾马车”的拉动,而且来自供给的推动;不仅来自内需的扩大,而且来自外需的拓展;不仅来自消费的增长,而且来自投资的发展;不仅来自改革的推进,而且来自创新的带动。我们有信心、有底气,也有能力、有条件,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总量突破110万亿

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1%,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经济总量达114.4万亿元,突破110万亿大关。

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17.7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占全球经济的比重预计超过1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0976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12551美元,突破1.2万美元。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1%,两年平均名义增长6.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宁吉喆表示,经济总量达到110万亿元是一个标志性事件。这意味着我国综合国力、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也意味着我国发展的基础更牢、条件更优、动力更足,同时也为全球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全年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都作出了积极贡献。2021年,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分别拉动经济增长5.3、1.1、1.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5.4%、13.7%、20.9%。

由此可以看出,经济增长还是内需拉动为主。随着扩大内需战略深入实施,国内循环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9.1%,比上年提高了4.4个百分点。

宁吉喆表示,虽然去年四季度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负,但12月份当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降转升,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12月份同比增长3.3%,11月、12月两个月连续回升,呈现出转降为升的迹象。

受国内疫情延续、内需不足、房地产下行等因素拖累,去年四季度GDP增长4%。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王静文表示,四季度经济仍受到“三重压力”(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的影响,新冠疫情对服务业冲击明显,房地产增速持续放缓,加之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共同导致了GDP季度增速回落。

投资增长前景看好

2021年投资保持了恢复态势。过去一年,投资规模继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对优化供给结构、提升供给质量、补短板强弱项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数据显示,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超过50万亿元,达到54.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4.9%,两年平均增长3.9%。全年两年平均增长速度比前三季度回升0.1个百分点。

制造业投资持续加快恢复,两年平均增速为4.8%,高于1~11月0.5个百分点,仍为拉动投资的主要因素。以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为主体的民间投资,2021年全年同比增长7%,低于1~11月0.7个百分点,持续高于总体投资和国企投资水平。

2021年全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0.4%,远低于新冠疫情前3.8%的年增速,甚至不及2020年0.9%的增长。1~12月基建同比增速比前11个月下降0.1个百分点。

去年基建投资受到多重因素制约,包括财政资金支出进度偏慢、优质项目较少以及对项目的严监管等。但监管层已释放明确信号稳投资,基建投资今年有望迎来反弹。

浙商证券表示,基建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一季度有望显著发力对冲经济下行压力。一季度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在6%左右。

宁吉喆在回答第一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尽管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全球疫情影响仍在持续,对投资增长形成一定制约。但从我国发展阶段看,扩大有效投资有潜力、有空间,也有动力。

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等政策正在发力。随着去年下半年以来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节奏,还有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快下达进度,“十四五”规划确定的102项重点项目陆续启动,“两新一重”项目有序建设,即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重大交通水利等项目。

宁吉喆分析,财政货币投资等政策支持力度加大,都有利于固定资产投资稳步恢复。从投资的先行指标看,2021年1~12月,新开工项目287760个,比1~11月增加36767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比上年增长3.3%,比1~11月加快0.6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加快。今年年初以来,各地又按规划开工了一批重点项目,投资增长前景看好。

疫情影响消费复苏

2021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4万亿元。同比增长12.5%,两年平均增长3.9%,远低于疫情前8%的水平。

“我国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这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构建国内强大市场的立足之本。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所下降,2021年又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