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7日,央行开展7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和1000亿元7天期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2.85%、2.10%,中标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
1、降息为何早于市场预期落地?
一是,打提前量,避免中美货币政策的“正面交锋”。在美联储加息落地前,中国货币政策“打好提前量”,缓和对市场预期的影响。
二是,配合地方债发行,缓解对短期流动性的冲击。预计2022年一季度政府债发行总规模将达1.5万亿以上,货币政策释放将配合财政政策发力的信号。
三是,贷款需求疲弱问题凸显。从2021年12月的金融数据看,企业有效贷款需求疲弱、居民消费意愿较差以及商品房销售疲弱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四是,通胀不再是紧约束。上周公布的2021年12月物价数据中,无论是CPI还是PPI同比都低于市场预期。
2、MLF降息后LPR报价如何变化?我们预计1月20日(周四)的1年期LPR报价将跟随MLF下调10bp,5年期LPR报价也有望下调5bp-10bp。5年期LPR报价的下调对于部分持币观望的刚需购房者而言,或可起到节约成本、稳定信心的积极作用,有助于更好满足合理的购房融资需求。
3、后续货币政策工具如何使用?
一是继续使用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对小微企业、三农、绿色贷款提供低成本资金,促进贷款结构的调整。二是进一步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释放LPR改革红利,降低银行负债端成本并压降银行净息差,预计有望推动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7-8bp。三是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1.5个百分点,弥补货币投放缺口的同时,进一步引导贷款利率下行7-8bp。参考2018年的经验,即便2022年下半年美联储加速紧缩,货币政策也有望“以我为主”,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4、政策利率会否继续下调?
取决于“宽信用”的落地情况。一季度的经济金融数据将成为重要的观测窗口。若本次降息后“宽信用”仍不及预期,且房地产拖累下经济减速风险加大,政策利率不排除再次调低的可能性。
5、资本市场如何表现?
因担忧后续“宽信用”效果显现,预计一季度债券市场的波动将会显著加大,或已进入低赔率的“鱼尾行情”。当前股票市场部分热门赛道估值已调整至历史均值水平,已然落地的“宽货币”和在路上的“宽信用”,均将助力股票市场“春季躁动”行情的到来。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恶化,监管政策超预期收紧,美联储缩表超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