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从安徽省域副中心"进击"长三角第一方阵
时间:2022-01-17 00:00:00来自:芜湖龙门大讲堂组委会字号:T  T

随着中国经济数十年的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区域一体化正在成为引领经济转型发展的主引擎。

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区域协同发展的规划被合盘托出,划入长三角中心区的27城迎来多重战略机遇,开始以更快速度向前奔跑,各展所长,力争在新一轮的城市竞争和产业竞速的博弈中拔得头筹。

作为27城之一的芜湖,坐拥长江黄金水道,是安徽第一个开埠城市,被孙中山称为“皖之中坚、长江巨埠”,从中国民营经济第一商贩“傻子瓜子”到网红零食品牌“三只松鼠”,从自主汽车品牌奇瑞到水泥巨头海螺集团,芜湖诞生过很多具有时代意义的企业,也造就了汽车和零部件、材料、电子电器、电线电缆四大支柱产业,孕育出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工业机器人、通用航空、现代农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进入“十四五”,安徽首次明确支持芜湖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并打造成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芜湖市生产总值增速领跑长三角地区,增长11.5%以上,首次迈入4000亿元大关,主要经济指标领先于全省平均水平。

在“高手如云”的长三角,东面面临上海、南京、杭州、无锡、苏州等都市圈的虹吸压力,北面是快速崛起、晋升“新一线”城市的省会合肥,如何闯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切实成为安徽第二增长极,跃升长三角第一阵营?

带着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等不起、慢不得的危机感,芜湖迈上“进击之路”。

2021新年破局:奠定“双招双引”一号工程

芜湖经济综合实力一方面牢牢占据安徽第二位,另一方面与省会合肥的差距逐渐拉大,面临“标兵越跑越远、追兵越来越近”的不利局面。据芜湖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芜湖GDP3753.02亿元,合肥GDP10045.72亿元。与进入“万亿俱乐部”的合肥相比,芜湖落后6292.7亿元。

究其原因,芜湖市统计局曾在《2019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中分析指出芜湖经济运行存在的三大问题:转型发展任务依然较重、部分企业生产经营仍较困难、新开工大项目带动不足。

除了产业问题,“人”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安徽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合肥、芜湖常住人口分别为937.34万、364.44万,芜湖的人口总量与经济总量与省域副中心的定位不够匹配。

当时的芜湖面临着“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发展态势。

危机与机遇并存之下,2021年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芜湖市主要领导、相关县市区、开发区和市直部门负责人60多人,两天行程450余公里,调研了芜湖10个载体单位的20个具有代表性的重点产业项目,查问题、找差距、谈不足,围绕“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展开讨论,明确了把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当作芜湖高质量发展的“一号工程”,发起经济高质量发展攻坚战的“第一攻势”。

锻造比较优势:独创“1%工作法”,量化企业获得感

企业是经济的基本细胞,细胞的造血能力是企业生存发展根本。而吸引企业落户、支持企业壮大的核心指标,则在于利润。

对标长三角,“如何让企业在芜湖获得比其他地方更高的利润,提高政府的企业服务水平”成为芜湖落实“双招双引”一号工程的“核心打法”。

在对影响企业利润的制约因素和提升路径进行研究后,2021年5月,芜湖市出台了《芜湖市服务企业“百分之一工作法”实施方案》,从技术、物流、用工、能源、融资、税费等方面挖潜提效,推动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和全市企业平均利润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

在物流成本方面,重点推进“江海联运”,减少转运环节,初步测算每个集装箱物流成本降低2000元左右;用工成本方面,鼓励企业加快“机器换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万工人每人每小时减少支出1元,节约用工成本5亿元;税费成本方面,全市1.7亿平方米工业用地,每平方米下调土地使用税3元,减缴土地使用税5亿多元。2021年1-10月,芜湖市规上工业利润总额增速在安徽省排名较年初上升3个位次,营收利润率较上年末提升3位。

2021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报,对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发现的48项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芜湖“1%工作法”名列其中。

“约饭”出圈:“畅聊早餐会”聊出“亲”“清”好味道

去年以来,芜湖市领导“约饭”破圈,累计回应和推动解决涉企诉求150余项,促进近300个亿元以上招商项目落地……

“畅聊早餐会”是2021年芜湖创新推出的政企沟通新方式、新场景。早餐会邀请企业家与芜湖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面对面话发展、提建议,在家常小吃的“烟火味”里碰撞真知灼见,聊出发展之路。

从阳春三月到炎炎仲夏,再到料峭凛冬,早餐会以每周一场的频次举办,至今共举办了36场,共邀请了来自人工智能、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电子商务、文化教育等行业的190多位企业家和社会各界人士参加,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海螺创业董事会主席兼执行董事郭景彬,科大讯飞董司长刘庆峰,洪泰基金创始合伙人、董事长盛希泰,旷视科技CEO印奇、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