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
朱啸虎,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硕士毕业于复旦大学。曾就职于麦肯锡,之后创办了业内领先的保险行业应用软件,2007年加入金沙江创投之后,先后投出了饿了么、小红书、OFO等大家熟悉的互联网应用,在业内有“千亿独角兽捕手”之称。
特邀评论员
前国家女子摔跤队队员,原名张晓慧,十年前开始创业,开过小有名气的网红面包店,后创立“觅姐麻辣烫”用加盟连锁的方式迅速扩张到全国上千家店。2020年,张拉拉看准疫情后的商场租金大幅降低的机会,开始做兰州牛肉面,并获得金沙江创投和小米旗下的顺为资本的天使轮投资。
本期看点
★中式餐饮的增长空间有多大?
★风险投资如何适应投资决胜期的拉长?
★线上品牌为什么后继乏力?
★企业服务赛道的中国机会何在?
★未来十年,哪里才是风险投资的结构性机会?
01中式餐饮的增长空间有多大?
刘晔:最近很多人都在说新消费这个浪潮,基本上所有的吃喝玩乐品类都可以被重新做一遍,您认可吗?您觉得在这一轮的新消费浪潮中,有哪些东西实际上还是被吹出来的泡沫?
朱啸虎:正餐这个品类说实话单店投入很大,它火的周期是比较短的,对风险投资来说,可能就不是那么适合。相对来说像咖啡、茶饮、兰州拉面,像这种偏快餐类的,偏更标准化的,然后持续时间更长的单品,更适合风险投资。
刘晔:最近中式糕点也特别火,去年出现了像虎头局、墨茉点心局这些所谓的中式创新,它的估值翻得非常快,您怎么看待这种中式餐饮,它里面能承载的创新,或者说它增长的空间有多大?
朱啸虎:这是个很好的问题,说实话,我觉得最核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复购率。像中式糕点这个品类肯定是成立的,但是它的复购率怎么样。我们有一位投资人在考察中式糕点的时候,就专门雇了一个公司,在门口数人数,然后看它的复购率到底怎么样,这个数据特别重要。
刘晔:他得出的结论呢?或者说从您的投资人的角度来说,您觉得?
朱啸虎:他得出的结论,中式糕点的复购率可能是咖啡复购率的几十分之一。
刘晔:所以其实新消费里面,像您说的,可能有一些它就完全不适合风险投资,有一些它可能可以去做风险投资,但是它的空间没有那么大。
朱啸虎:对,我觉得天花板很多时候真的就看这个复购率是怎么样的,因为如果一年吃一次,那和每周吃一次的,那这个天花板差别是很大的,差几十倍。
刘晔:我有一种感受,其实中国的餐饮领域当中每隔几年,就会有一个消费升级带来的创新、创业潮的一个轮回。包括我们说味千拉面、重庆小面等等,包括之前的天津煎饼也做过这种创新,但是每一次到了一个点就下去了。那么这一轮兰州拉面带来的这个风潮,它如何去避免之前的这种轮回的魔咒?
朱啸虎:这个其实和品类也非常有关系,我们前几天在一些投资人群里面,大家都在聊为什么很多餐饮连锁火了五年就不行了,很多正餐品类说实话很难火很多年。本身人就喜欢多样性,尤其中国人喜欢尝试各种各样新的餐饮模式,所以他会更偏向于尝试新的品牌,所以每过几年,基本上都要换一个新的品牌名称。比如说俏江南,现在换成麻六记,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尝试。
刘晔:对,最近麻六记做得还不错。
朱啸虎:对,麻六记做得非常好,在国贸楼下,天天都排队,我到现在还没吃上。正餐基本上没有一个品牌能够火过五年的,但是很多偏快餐的品类,相对来说它的口味更可持续。比如像火锅,中国人喜欢吃火锅,像烤串也是一样的,都是二十年的公司。兰州拉面也是一样的,兰州拉面中国人已经吃了一百多年了,而且大部分中国人都知道什么是兰州拉面,对这个口感也有一个普遍的认知,这种品类相对来说更长一点。
02风险投资如何适应投资决胜期的拉长?
刘晔:我知道您最近还投了像滑雪这样的品类,那这一类品牌,它也是用新消费的逻辑去投吗?它的复购率、它的空间,您怎么来看待呢?
朱啸虎:对,我们投了像室内滑雪SNOW51。在国内,在上海很多商场里都有。我个人体验,我以前锻炼就跑步,跑步真的很枯燥,跑步要有效果必须跑半小时以上,半小时以上那我觉得有时候很难坚持,太枯燥了,太浪费时间了,但滑雪就比跑步好很多,他本身激励感会比跑步更有意思一些。而且锻炼效果可能也要更好一些,因为它的运动量还是相当大的。
刘晔:那它的可复制性、扩张性、可防御性,符合您以前的投资吗?
朱啸虎:对,SNOW51它把上海的好商场点位基本都拿下来了,而且因为它能给商场导流,所以商场给它的租金、装补都非常优惠,这样的话,别人想进来,相对来说就更难了。
刘晔:我记得您曾经说过,您特别喜欢这一轮的新消费的创业,基本上都不烧钱。但是不烧钱,是不是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它决出胜负没那么快,也就是说对于之前投互联网的这些投资人来说,他要适应它的这个慢速度,或者说它更多的是在修内功。
朱啸虎:我觉得这是一个业态正常的形态。十几年前,PC互联网的时代,我们也是没有那么快的,那个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