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求进,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定2022年经济发展路线图
时间:2022-01-13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一、概要

2021年对全世界来说都是艰难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所有主要经济体的复苏计划。与全球其他经济体相比,中国经济2021年实现了韧性增长和持续的战略发展,整体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然而,202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坦言,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稳定和保持经济活动的总体规模是2022年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中央政府将实施一系列政策来促进投资,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长期高质量发展。

二、中国经济韧性凸显

2021年,中国经济持续复苏,稳中向好,彰显韧性。尽管疫情威胁阴霾仍未散去,零星病例时有发生,病毒新变种不断出现,中国的工业增长和外贸等关键经济指标全年仍表现强劲。

-国内制造业投资保持稳定,特别是高科技领域。得益于产业链和供应链较强的韧性,2021年1-11月,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双双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1-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年末由于局部疫情再度爆发,增长势头有所减缓

-房地产行业的供需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这意味着2022年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可能增加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预测,2022年中国经济增速目标可能定在5%以上[1],为其应对挑战、推进改革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留出更多空间

1.高技术引领工业生产和投资

2021年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3.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表现强劲,增加值同比增长15.1%,较10月份增速加快。分产品看,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7.9%和112%[2]。同时,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对固定资产投资也起到了“强心剂”作用,同比增长22.2%[3],高于总体水平17.0%,带动1-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9.4万亿元人民币[4]。

2.对外贸易保持韧性,但更多支持政策亟待出台

得益于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韧性,2021年中国对外贸易顶住了日益加大的下行压力,总体延续上行势头。2021年1-11月份,中国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5],同比分别增长21.8%和22.2%。展望未来,挑战依然严峻。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大宗物资价格高涨、供应瓶颈、能源短缺带来更多不确定性。随着全球防控措施放松和人们在服务方面的支出增加,对中国商品(如新冠肺炎疫情相关产品)的需求预计也将下降。为帮助出口企业走出困境,政府将实施此前提出的减税降费措施,加快出口退税,并采取措施缓解国际物流市场的压力。

3.乡村消费和电商为内循环提供进一步支撑

尽管消费领域的复苏势头因新冠肺炎疫情的零星复燃而略有波动,2021年1-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保持增势,同比增长13.7%,达到39.9万亿元人民币(约6.3万亿美元)。与城镇相比,1-11月份乡村消费品零售额达到5.3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3%[6]。

乡村消费潜力需要进一步释放:意识到乡村地区消费市场的潜力,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其发展,完善配送物流体系。未来一年,“下沉市场”概念[7]将继续成为中国电商企业的核心战略,伴随新的功能、创新的商业模式,以及更多具竞争力的企业加入这一领域。

电商将更多地渗透小众市场:中国消费市场在持续扩大的同时,也根据不同消费群体的多元化需求更加准确地进行划分。相较于以前的必需品消费,中国消费者现在愿意为健康/优质服务支付更多的费用。Z世代[8]也正在崛起为一个重要的消费群体,这个年轻的群体精通各种科技,往往自发地做出消费抉择。他们从更多的维度看产品,更注重多元化和个性化的体验,对“中国制造”产品更感兴趣。为了应对这些变化、把握商机,企业需要更有针对性的战略,调整其供应链,加快在线/全渠道构建,提高组织敏捷性以应对竞争。

三、2022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

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2022年中国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这让我们回想起中美贸易纠纷之前的政策环境,但大环境自那以来已发生很大变化。疫情仍是中国经济实现稳定增长目标的一大挑战,因此,2022年中国将会通过放宽政策支持、促进创新发展、稳定房地产市场以及贯彻落实绿色低碳发展等措施,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维护经济金融稳定

央行将实行稳健、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2021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年内第二次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向市场释放1.2万亿元人民币(约1,880亿美元),用以增强金融机构资本配置能力。下一季度,中国人民银行或仍将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提供更多金融支持,包括通过中期借贷便利及逆回购协议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近期,财政部已向各地提前下达了2022年新增专项债限额约1.5万亿元人民币(约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