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CUS】香港第五波疫情火头继续蔓延,逾80天本地零确诊的骄人战绩「一夜回到解放前」。而在内地,千万级人口大城市西安、郑州、天津、深圳同遭伏击不断,或重演封城、或全民检测;其中,位于京畿重地的天津录得境内首宗Omicron本土个案,势令下月将揭幕冬奥的北京严防死守升级。
随著全球单日确诊火箭式上冲至226万例(7日移动平均值),抗疫路径之争再起。继美国6位重量级医学专家建议总统拜登,制定新抗疫战略面对共存「新常态」;中国官媒接连发声,强调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
西安封城逾两周,郑州天津全民检测
香港强制检测地点名单愈来愈长,能否斩断隐形传播链,遏制源头不明个案蔓延,接下来数日势成关键。疫情急转直下,不单农历新年消费旺季岌岌可危,通关大事更临门倒灶,财爷陈茂波就预警,第五波疫情肯定影响整体经济,今年《财政预算案》预测时需要小心考虑。
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内地的抗疫防线近日亦相继撕开几道缺口--先是西安(人口1295万)圣诞节前重演武汉封城,种种乱象将城市运转体系漏洞暴露得淋漓尽致;此后郑州(人口1260万)上周三(5日)起开展全民检测,迄今已进行四轮;紧接著周日(9日),天津(人口1386万)及深圳的罗湖区、龙岗区(两区人口逾500万)开展全民检测……传染力极强的Omicron杀入中国本土,加上春运在即,全球最大的政治风险谘询公司欧亚集团(EurasiaGroup)就将「中国清零政策失败(NozeroCovid)」列为2022年全球最大风险,指更大规模的疫情爆发,更严格的封锁措施、更剧烈的经济中断、更多的国家干预将形成困境。
人民日报: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对此,《环球时报》周一(10日)发表社评,直斥西方与论在背后放冷枪,指中国作为拥有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倘若对于疫情也选择「共存」、「躺平」,必然会出现至少几千万人的感染和几十万人的死亡,「这样的后果谁能承受?」《人民日报》较早两日同发表评论,强调「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指「动态清零」较好地平衡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能够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成效,有力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
相比两大官媒接连就中国式抗疫路径发声,在总确诊突破6000万例的美国,6位重量级医学专家齐在最新《美国医学会杂志》发文,建议决策者明确与新冠共存「新常态」的目标和战略。
文章强调,「新常态」需要认识到新冠病毒只是几种流行的呼吸道病毒之一;为了实现可持续的「新常态」,大幅降低新冠病毒的传播和死亡率,需建立综合检测和报告系统、全国性环境监测系统、全面的变异基因组监测系统、升级通风和空气过滤系统等。
最新消息是,天津的Omicron或已外溢至河南,河南安阳一宗早前阳性本土病例被确认为跟天津津南区Omicron本土疫情属同一传播链。目前「非必要不得离津」的天津,会否祭出西安式全面封城的雷霆举措,或能一窥当局面对Omicron新形势,如何平衡抗疫代价及微调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