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人民币汇率强势的原因分析及前景展望
时间:2022-01-07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一)9月份以来人民币汇率逆势上扬主要是实需驱动

9月底以来,洲际交易所(ICE)美元指数突破前期高点,不断刷新年内新高,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以下如非特指,人民币汇率均指人民币兑美元的双边汇率)不跌反涨,12月9日中间价和境内外交易价均升破6.35比1,创下三年半来的新高。

最近人民币汇率逆市走高主要反映了市场供求的影响。到12月29日,美元指数较8月31日上涨3.5%。同期,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累计上涨1.5%,约合九分四厘钱,其中境内银行间市场下午四点半收盘价(下同)相对当日中间价偏强累计贡献了172%。9至11月份,银行即远期(含期权)结售汇持续顺差,顺差合计为679亿美元。

当前市场结售汇意愿和汇率预期基本稳定,表明外汇供大于求并非顺周期的“羊群效应”所致。9至11月份,市场结售汇意愿均有所回落,且结汇意愿降幅大于购汇。其中,银行代客收汇结汇率平均为64%,较前8个月均值回落了2.3个百分点;银行代客付汇购汇率平均为63%,较前8个月均值回落了1.0个百分点。同期,1年期NDF隐含的人民币汇率升贬值预期交替出现,且不论升值还是贬值预期都不超过0.4%。

境内外汇供大于求主要是贸易顺差的实需驱动。7月份,中国出口额(以美元计值)同比增速短暂跌破20%之后,8月份以来又重新持续高于20%,贸易顺差连续三个月同比正增长,全年贸易顺差创历史新高基本已成定局。在此背景下,9至11月份,银行代客货物贸易结售汇占代客结售汇总额的之比为75%,较前8个月占比上升2.1个百分点;银行代客货物贸易结售汇顺差合计886亿美元,贡献了同期银行即远期(含期权)结售汇顺差(以下简称结售汇顺差)的130%,较前8个月贡献率上升5.9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不论从客盘外汇交易占比还是结售汇差额贡献率看,货物贸易的影响力都进一步加大。

贸易结售汇顺差本应通过非贸易和资本项目结售汇逆差来对冲。但是,一方面,因新冠疫情肆虐,跨境人员往来受阻,9至11月份,服务贸易结售汇逆差180亿美元,同比下降27%;另一方面,由于外资流入较多,资本项目结售汇顺差151亿美元,同比增长2.12倍(其中证券投资结售汇顺差91亿美元),贡献了同期结售汇顺差的22%。

有必要指出的是,由于为避免年关效应,今年9月份以来境内企业采取了分散结汇或以自有外汇对外支付的操作,预计12月份外汇供求状况较去年同期将会有较大改善。今年9至11月份,月均结售汇顺差226亿美元,同比增长52%,但较去年9至12月份月均顺差减少37%。今年12月份应该不会再现去年同期单月近千亿的结售汇顺差规模。

(二)本轮人民币升值正由财务影响转为竞争力冲击

自去年6月初以来,人民币汇率震荡升值。到今年底,人民币汇率升值已持续19个月,中间价累计升值12%。不过,去年是人民币双边汇率涨幅大、多边汇率涨幅小,今年却是双边汇率涨得少、多边汇率涨得多。

任何汇率选择都有利有弊,汇率政策灵活面对的挑战是偏离经济基本面的汇率超调。前期主要表现为人民币双边汇率持续单边升值,影响出口企业财务状况。虽然跨境人民币计价结算是从贸易起步的,但至今跨境贸易中人民币计价结算的占比不到15%,而银行代客涉外外币收付中,美元占比约九成。境内出口企业从接单、生产、发货到收款,中间有时间差。而且,因为供应链中断、国际物流受阻,这个时间差进一步拉长。据测算,去年9月至今年2月间,滞后3个月环比的境内收盘价均值月平均上涨3.9%,滞后5个月环比均值月平均上涨6.2%。这意味着,当时如果企业不做汇率风险管理,等到收汇时,出口利润就会蒙受巨大损失,造成企业“增收不增利”。故去年底起,中国将人民币汇率维稳与原材料保供稳价相提并论。

最近主要表现为人民币多边汇率加快升值,造成出口竞争力冲击。今年3月份以来,虽然人民币汇率走势依然偏强,但双边汇率升幅明显收敛,滞后3个月和5个月的收盘价均值环比涨幅均不超过2%,且有涨有跌。但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编制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前11个月累计升值了3.9%。其中,由于美元强、人民币更强,仅10月和11月累计就涨了2.7%,这意味着中国出口的价格竞争力下降。11月18日,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第八次工作会议首提“偏离程度与纠偏力量成正比”,向市场再次预警人民币汇率超调风险。12月9日日间人民币汇率刷新三年半新高,当晚央行果断出手,宣布提高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两个百分点,释放了对升值进行预期管理和调控的政策信号。

(三)明年需警惕市场或政策力量对人民币汇率的纠偏

明年要继续关注出口前景、中美利差、金融风险、经济复苏、美元指数等因素的动态发展演变。预计外需拉动减弱、中美利差收窄,虽不至于逆转中国外汇供求格局,但将收敛外汇供大于求缺口;金融风险和经济复苏有可能影响市场情绪,进而影响市场结售汇意愿和汇率预期;美元指数强弱,对人民币汇率的显性影响将重新显现;防止汇率超调仍将是外汇政策关注点。

关于出口前景。预计明年,随着全球疫苗逐渐普及、经济重新开放,中国可能会面临订单流失风险。这意味着,外贸顺差对人民币汇率的支持作用有可能减弱。如果明年疫情持续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