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汉字能力测定协会去年12月13日宣布,最能反映2021年世态民情的汉字是“金”。这是“金”字第四次当选,此次当选的理由之一是作为新冠肺炎疫情的纾困对策发放的补贴“支付金”(1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5600元)。另据日本共同社2021年12月18日进行的民调结果,近80%的受访者希望全额现金发放10万日元补贴。
这两条信息反映了日本民众高度关注受新冠疫情影响的民生。本文拟通过简析日元贬值和国际市场能源和原材料涨价对日本民生的影响来考察岸田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能否对改善民生有所作为,能否顾全“分配与增长良性循环”。
日元贬值导致能源以及进口相关商品涨价,压迫民生
去年11月23日的国际外汇市场日元对美元汇率再次下跌至115:1,这是时隔四年零八个月的新低。虽然日元贬值有利于日本扩大出口,但会大幅增加日本国内企业的进口原材料成本,引起进口相关商品涨价。
日本经济学家加谷珪一提供的数据显示,日本每年的进口额约为70万亿日元,其中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10万亿日元、电器机械类12万亿日元、服装类3万亿日元、医药类3万亿日元、食品类7万亿日元。这些进口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经过一定程度的加工后部分出口获利,剩余内销商品则会因日元贬值涨价,转嫁给国内消费者。
日本媒体指出,日元快速大幅贬值将冲击严重依赖进口的日本经济,企业对进口成本增加的承受度接近极限,如若不进行干预,必将传导至消费端,打击民生。
除日元贬值因素外,进口能源和大宗商品涨价叠加,进一步压迫日本经济和民生
首先,国际市场的能源价格一路高涨。2021年下半年以来,全球能源危机愈演愈烈,美国、欧洲、亚洲遭遇能源供需矛盾冲击,原油、天然气、动力煤的价格均大幅上涨。以原油为例,国际期货市场一年前每桶40美元,现在已经突破80美元大关,甚至有市场人士大胆预测将突破100美元。
其次,工业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据专家分析,随着新冠病毒疫苗的广泛接种以及欧美经济解封并推出空前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市场预期全球经济复苏将带动大宗商品需求回暖。另一方面,疫情持续蔓延以及防控措施使大宗商品供给产生瓶颈,物流运输受阻,加之市场规避风险偏好,助长投机炒作。在多种因素作用下,钢铁、有色金属、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纷纷大涨。以煤炭为例,全球煤炭价格上涨幅度超过40%。
国际能源和工业原材料价格上涨增加了下游制造业的生产成本,严重依赖能源和原材料进口的日本企业压力越来越大,涨价是企业调压的选项之一。
日元大幅贬值和国际能源、工业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各种因素最终传导至消费端,日本从2021年10月就迎来了“涨价之秋”。据日本媒体报道,去年10月份10家大型电力公司上调电价,4家大型燃气公司上调燃气价格。一些食品价格也随之上涨,例如,一碗“松屋”牛肉面的价格从320日元涨至380日元,涨幅近20%。
另据去年12月12日报道,日本央行12月10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受国际原油价格持续高企、日元贬值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11月日本企业物价指数同比上涨9%。涨幅创近41年新高,为1980年12月以来的最大涨幅。
去年11月日本企业物价指数升至108.7,连续9个月同比上升。从品种看,在纳入统计的744种商品中,有453个价格同比上涨,占比约为60%。汽油、柴油等石油及煤炭制品、钢铁、木材、化工产品等涨幅尤为明显。石油和煤炭制品同比涨幅为49.3%,钢铁同比涨幅为23.9%。
综上所述,一方面,“金”当选年度汉字和民调结果一定程度折射出,受新冠疫情困扰的日本民众担忧日元贬值、进口相关商品涨价影响未来生活,更加“惜金”;另一方面,企业受日元贬值和进口原材料涨价挤压,经营面临巨大困难,但考虑到疫情使内需低迷和通货紧缩雪上加霜的现实,只得慎重选择产品涨价。这种进退两难的窘境困扰着日本民众和企业,将日本经济进一步推向“贫困化”。
日本经济的“贫困化”或使岸田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难以兼顾分配与增长
日本经济结构正在由外向型向内需拉动的消费主导型转换。在这一过程中,日元贬值、进口物价上涨,造成民众的可支配收入被减少,原本谨慎的消费心理更趋收紧,消费无力发挥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致使日本经济陷入“贫困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是着力通过分配和纾困来提振民众的消费信心,还是一味追求增长,是岸田政府面对的重要抉择。
日本政府于去年11月19日决定推出总规模达78.9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42万亿元)的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其中,财政支出为55.7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1万亿元),创历次经济刺激计划中财政支出的新高,其余由民间资本配套。
该计划的主要措施包括,向未成年人、生活困难的家庭和经营困难的企业提供补助,支持新冠病毒疫苗及相关药物的研发企业,设立大学基金,增加向灾害应对公共设施的投入等。这是一个着眼于纾困,侧重解决分配和民生问题的计划,与增长战略相关部分只占20%左右。
相比之下,美国和欧洲主要国家的经济刺激计划则偏重增长战略的投入。以拜登政府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