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泽平:政策已经释放出清晰的信号,新一轮稳增长要来了
时间:2022-01-04 00:00:00来自:新浪财经字号:T  T

大家留意,我们的公共政策,最近还是释放出了非常清晰的信号,新一轮稳增长来了,也就意味着未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包括房地产调控,可能会变得对市场更加友好,对经济增长和就业更加友好。

11月18号国常会中,指出:我国经济出现了新的下行压力,要在高基数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平稳运行,面临很多挑战,要做好六稳、六保。

三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大家留意这次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跟以前有什么不同:删去了管好货币总闸门和坚决不搞大水漫灌的表述,大家仔细去理解。

按照现在这个房地产形势下去,如果政策不调整,3~6个月,大部分民营房企现金流都要出问题。所以政策要适当调整,避免硬着陆,实现软着陆。

未来股票有投资机会,其实房子也有机会。我不太赞同现在有些观点说,现在房子翻篇了,永远的没有投资机会了,我认为这个看法是错的。房产税对短期房价有影响,长期看供求。

我认为这次货币的宽松应该是两个方向:第一个是定向的降息、降准、再贷款,给新基建、新能源和数字经济。第二个方向,就是对于房地产过紧的前期这些政策、给予适度的松绑。

对于股市,不用太悲观,新能源是长期机会,不过,明年的股市风格一定会有变化。

这是经济学家任泽平,11月24日表述的最新观点,他提醒大家留意重要信号,新一轮稳增长要来了。(会员可观看直播回放)

投资报和泽平宏观整理了精华发言内容:

新的一轮稳增长来了

今天聊聊几个话题,一个,大家留意我们的公共政策,最近还是释放出了非常清晰的信号,就是新的一轮稳增长来了。

新的一轮稳增长来了,也就意味着未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包括房地产调控,可能会变得对市场更加友好,对经济增长和就业更加友好。

第二个,我们最近做了一个问卷调查,说实话,虽然我们预计大家生三孩以上的意愿可能不高,但是投票的结果、还是大幅超出了我们预期。

大约只有10%的人愿意生三孩及以上,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大约有将近1万个人参与这个问卷调查,将近1/4、就是25%的朋友的投票结果就是一个都不生。

而且我们最近也公布了一些新的情况,就是今年上半年,我们很多地方的新生儿的出生率再次大幅的下滑。

我有一个判断供大家参考,就是中国的老龄化正在追日本,但中国的少子化有可能会比日本还要严重,所以说,我们真的是要该采取措施了。

当然还有一个,就是站在现在的时点,大家可能关心股票房子这些投资问题,

其实我跟大家讲,未来股票有投资机会,其实房子也有投资机会,

我不太赞同现在有些观点说,现在房子翻篇了,永远的没有投资机会了,

我认为这个看法是错的。

那么,在讲大的判断之前,我讲两个两个重要的信息。

一个就是11月18号国常会上,在这会议当中,指出:我国经济出现了新的下行压力,要在高基数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平稳运行,面临很多挑战,要做好六稳六保。

什么意思?

就是要稳增长,

我做了20年的经济形势分析,一听到这个词、听到这样的表述,我就知道了,要稳增长。

然后,随后央行在最近这两天发布了一个文件,三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大家留意这次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跟以前有什么不同。

删去了管好货币总闸门和坚决不搞大水漫灌的表述,大家仔细去理解,我再把这两个信息给大家强调一下。

第一个,在这个形势座谈会上,指出我国经济出现新的下行压力,要做好六稳六保,

六稳就是稳增长、稳就业、稳外贸、稳投资等等。然后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做了一个很重要的调整,删去管好货币总闸门和坚决不搞大水漫灌。

这两个重要的信号,归纳起来两句话:

第一,新的一轮稳增长要来了。

第二个,货币不再像以前那么紧了,货币可以适当的松一松了。

这是非常重要的信号

新的一轮货币结构性宽松要来了

为什么现在稳增长要来了?新的一轮货币宽松或者说结构性的宽松要来了?

原因是,因为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

经济是有自身的规律的,从复苏、过热、滞胀、衰退,周而复始,去年是复苏,今年上半年是过热和滞胀,现在是从滞胀往衰退进行转化。

那么大家非常明显的看到,最近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我们现在正处在货币政策的转弯、慢转弯的阶段,还没开始轰油门,希望大家留意。

那么经济下压力来自于哪里呢?

教给大家分析短期经济形势的一个办法,宏观经济形势分析,长期看供给,短期看需求。

长期看供给,就是制度、技术、人口等等,这些都是慢变量,

短期看需求,就是三大需求,消费、投资、出口,所以短期经济形势变化,大部分都是因为需求的这种波动所带来的。

那么我们来看最近的需求上,消费整体是低迷的,然后出口不错,出口高增长,但是明年要麻烦,我们最近出口订单有所放缓,

最重要的是投资的下行压力。

从今年5月份、尤其是今年八九月份以来,我们房地产的销售以负的20%的速度在下滑,

还有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