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华50年。
1971年,时任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秘密访华,为中美建交奠定基础。1972年2月21日,美国时任总统尼克松访华。1972年2月28日,中美发表上海联合公报,宣布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
50年来,中美关系跌宕起伏、几经波折。如今,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关系又走到了历史的关键节点。
回首2021年,中美探索相互尊重、平等交往的新范式。2021年2月11日、9月1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两次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2021年11月16日,习近平主席同拜登总统举行视频会晤。除了元首外交,中美两国高层也在安克雷奇、天津、苏黎世、罗马等多个场合深入沟通,在多个领域展开对话与博弈。
2021年12月20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出席2021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时指出,一年来的折冲和交锋再次说明,中美关系之所以遭遇严重困难与多重挑战,根本原因在于美方对中国和中美关系做出了战略误判。对此,中方的态度一贯而且明确:要对话可以,但应当平等;要合作欢迎,但应当互惠;要竞争无妨,但应当良性;要对抗不惧,将奉陪到底。王毅强调,合则两利,斗则俱伤。这是中美半个多世纪交往得出的最主要经验教训,今后的历史必将继续证明这一真理。
世界知名经济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Sachs)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中美两国对抗将面临可怕的风险与后果,这事关重大。双方需要保持冷静、加强沟通与讨论,并在符合两国利益的共同话题上加强合作。杰弗里·萨克斯同时担任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主任、《柳叶刀》新冠委员会主席。
萨克斯强调,美国应更清楚地意识到中美合作的优势,需摒弃唯我独尊、试图主宰世界的心态。
展望未来,萨克斯认为,中美之间可以在绿色和数字发展、全球基础设施、科学和医疗进步、非洲减贫、全球金融稳定等领域开展强有力的合作,并将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
作为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标志性人物之一,萨克斯致力于消除极端贫困和推动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发展问题专家。2001年至2018年期间,萨克斯被联合国原秘书长安南、潘基文,现秘书长古特雷斯聘为特别顾问,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2000-2015)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2015-2030)的推动者之一。
他还表示,全球化将进入新阶段,美国主导全球的时代已经结束。“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强大的、多极化的世界,需要构建一个以《联合国宪章》和《世界人权宣言》为基础的多极全球体系。”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国和美国应共同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合作。
萨克斯预计,2022年初,新冠疫情仍是各国面临的一大挑战,而中国的抗疫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
中美合作仍极其重要且将互利共赢
《21世纪》:2022年是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华50周年。你如何看待过去50年的中美关系?
萨克斯:非常幸运的是,50年的绝大多数时间内,两国关系是建设性和合作性的,这表明双方密切合作更能互利共赢。然而,不幸的是,近年来,美国对中国的敌意越来越大,这主要反映了美国对中国经济和技术进步的焦虑。
美方的这些焦虑是错误的,因为中美合作仍然极其重要而且能够互利共赢。我们要努力恢复中美两国之间的相互信任并加强合作。
《21世纪》:你曾经表态,中美关系目前面临一些挑战,因为麦卡锡主义在美国国内兴起。为什么麦卡锡主义会再度兴起?
萨克斯:麦卡锡主义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是美国对前苏联的恐惧与时任参议员乔·麦卡锡(JoeMcCarthy)政治煽动的产物。换句话说,这个恐惧现象是一个不择手段的政客操纵产生的。乔·麦卡锡当时的年轻律师罗伊·科恩(RoyCohn)后来成了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律师,这并非巧合。特朗普也是把恐惧政治作为一个操纵工具。
《21世纪》:展望未来,如何看待后疫情时代的中美关系?
萨克斯:我们需要重申,中美两国可以在绿色和数字发展、全球基础设施、科学和医疗进步、非洲减贫、全球金融稳定等多个领域展开强有力的合作,这将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我们还需要强调,两国对抗将面临可怕的风险与后果,这事关重大,因此双方需要保持冷静、加强沟通与讨论,并在符合两国国家利益的共同话题上加强合作。
简而言之,避免中美之间的对立极为重要,而美国在避免冲突方面负有主要责任。美国应更清楚地意识到中美合作的益处。遗憾的是,许多美国领导人的心态是美国必须占主导地位,美国必须处处争先、唯我独尊。这种心态可谓误入歧途,应该扔进历史的“垃圾桶”。我们需要美国保持这样一种心态:美国需要合作而不是试图主宰世界,美中合作可以解决大量全球问题。
《21世纪》:中美两国在哪些领域可以合作?
萨克斯:几乎可持续发展的每一个领域都将受益于中美两国的强力合作,包括:终结新冠病毒大流行、开发新药物和疫苗、推进世界能源系统的脱碳进程、普及新能源汽车、推广5G技术、保护全球生态系统等。
此外,中美应该加强合作以维护世界和平,特别是要避免亚洲出现新的军备竞赛、新的核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