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12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1-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绩效数据。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9750.1亿元,同比增长38.0%,比2019年1—11月份增长41.3%,两年平均增长18.9%。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9.0%(前值24.6%)。
核心观点:
1-11月工业企业利润保持高增长,累计同比增速38.0%(10月42.2%),两年平均增速18.9%(10月19.7%)。
从收入端来看,我国制造业景气度有所回升,对外出口维持高增速,国内外基本面保持良好对工业企营收形成支撑。数据显示,11月PMI指数收录50.1(10月49.2),11月PPI维持高位录得12.9(10月13.5%),11月出口同比增速22%(10月27.1%)。从成本费用端来看,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和费用分别同比减少0.43元和0.52元。
分所有制类型来看,企业利润增速保持回落趋势。1-11月国有企业利润累计同比增长65.8%(10月74.2%),外商及港澳台资利润同比增长24.3%(10月27.3%),私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同比增长分别为27.9%(10月30.5%)和44.0%(10月48.5%)。
11月份行业效益延续分化,但结构已经出现改善,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煤炭洗选业、石油开采、黑色金属等上游原材料工业利润维持高增速,对工业企业利润拉动作用有所减弱。一方面,国内落实“保供稳价”,海内外需求边际走弱,部分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回落,但仍然维持相对高位。另一方面,国内能源需求保持旺盛,石油、煤炭等冬季需求量较大,行业维持景气。1-11月石油煤炭及燃料加工、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黑色金属矿采选、黑色金属冶炼加工、煤炭开采和洗选及化学原料化学制品增速分别为387.1%(10月575.9%)、284.3%(10月262.7%)、114.3%(10月119.9%)、104.3%(10月132.0%)、222.6%(10月210.2%)及102.0%(10月116.4%)。
消费制造业利润增速明显回升,主要由于消费旺季、价格上涨等因素。1-11月食品制造业同比增速-1.7%(10月-3.5%),酒饮料和茶制造、农副食品加工、烟草、文教工美体育用品、造纸及纸制品等行业分别收录20.9%(10月21.2%)、-7.2%(10月-10%)、4.0%(10月5.3%)、17.3%(10月17.7%)和13.9%(10月22.4%)。11月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3.6%(10月3.6%),酒饮料、农副食品加工、文教工美利润增速分别为16.9%、14.6%和14.3%。
以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医药制造等为主的高新技术制造业维持稳健,主要原因是海外疫情反复,各国对医疗物资、线上办公等产品需求保持旺盛,出口交货值数据显示医药制造11月累计同比增长69.5%(10月72.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累计增长12.6%(10月13.4%)。
装备制造业利润增速改善明显。1-11月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等行业利润保持较高增速水平,分别录得13.3%(10月14.6%)、11.1%(10月13.7%)、10.0%(10月14.9%)和11.2%(10月5.5%)。11月铁路船舶、金属制品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48.4%、29.1%,汽车、通用设备行业收窄降幅。
11月工业企业利润仍然保持良好增势,但已出现结构调整的趋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虽然部分大宗商品价格调整,但仍维持相对高位,上游原材料工业利润高增。11月PPI较10月所有下降,收录12.9%(10月13.5%),其中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加工工业PPI分别为60.5%(10月66.5%)、25.0%(10月25.7%)和10.8%(10月10.8%)。第二,11月外需没有明显走弱,出口导向型行业仍然有支撑。10月出口交货值累计同比17.8%(9月18.5%)。第三,10月点评报告已提出消费制造业边际改善趋势值得关注。我们在10月点评《关注病毒变异、涨价带来利润边际变化》中提到,近期部分消费品接连宣布涨价,消费制造业或将迎来边际改善。第四,基数拖累增速。2020年11月增速2.4%(10月0.7%),预计12月基数上行仍将对增速带来拖累。
展望未来,需关注几方面影响,一是,随着供需错配的缓解,大宗商品价格或将回落,上游原材料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将逐步下降,我们预计一季度上游工业利润增速将迎来拐点。二是,11月底Omicron病毒开始传播,预计将对12月外需带来一定影响,防疫物资、生物医药等出口受益,相关行业营收利润直接受益。三是,年底属消费旺季,叠加前期涨价因素和基数因素,白酒、农产品加工、食品制造等行业或迎来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