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朔谈2022年中国经济:信心、信任与信仰
时间:2021-12-27 00:00:00来自:新浪财经字号:T  T

回首2021

2021年即将过去,这是十四五规划的第一年,中国经济走的并不容易。这似乎也预示了,在“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的大背景下,那种轻轻松松就过关斩将高歌猛进的好时光很难再现。

在各家媒体对2021年的总结中,我觉得第一财经杂志编辑部选择的年度关键词——Hard,最为精当。编辑部认为,Hard有三重含义,即监管之强硬,日常生活之不易,硬科技之蓬勃。

我看到Hard时,眼前立即出现的是很多活生生的场景。

比如,河北货车司机金德强因卫星定位系统掉线,被“治超站”扣车说要罚款2000元,他听后喝农药自杀身亡。

夏天,家乡河南突发洪灾,几百乡亲失去生命,太多商户失去财富,郑州有个做布鞋批发的商户,在仓库存了12万双布鞋,全被洪水浸泡,发霉、歪曲、开胶。他买了失火险,但没有买洪水险。

我也从视频中看到疫情管控下的哈尔滨,餐厅空无一人,经营餐厅的一对夫妻相拥着抱头痛哭。

还有不少行业的饭碗,一下子就不见了。

前几天又听说某大城市的公务员明年要降薪,估计一年要降四五万元。我能体会政府过紧日子的决心,但觉得,迈向共同富裕,尽可能还是不要从降薪开始。

这样的时刻,悲观和怨气很容易生长,且很容易制造“假想敌”。事实上,很多问题是周期性、外部性、结构性、素质性等诸多因素缠绕所致,要正视,但完全不必自我否定。

这一年我参加了一些论坛,在几乎所有发言中,我首先强调的都是中国的国运大周期没有变。我经常举例,1978年中国的GDP是美国的6.5%左右,2001年是差不多1/7,2008年是差不多1/3,现在是差不多3/4。走的已经够快。2000年我由广州市政府公派到美国做访问学者,那时私下里美元换人民币是1:9,现在不到6.4,人民币升值了40%多。

今天美国的人均GDP是中国的6倍左右,用购买力平价也是4倍左右,比我们富很多,但美国社会的分化与撕裂之严重,大家都看在眼里。所以各有各的难。相比起来,真的不觉得中国更难,不觉得中国的难是难以克服的难。

以上说的是过去,着眼未来,十四五到十六五,有三个五年,到2035年的目标是基本实现现代化。十七五到十九五,还有三个五年,到建国百年的目标是成为现代化强国。方向是清楚的,现代化的内涵是清楚的,大的路径和原则也写的明明白白,不需要担心迷失方向走错路的问题。

过去这一年,我写过和卡车司机、出租车司机相关的文章,去了陕西商洛、安徽临泉、浙江松阳的农村调研,采访过美团的外卖小哥、拼多多的电商创业者、上海龙华医院的护工。如果要我给Hard一个定义,在第一财经杂志的三条之外,我会加一条,就是努力。

无数人在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努力寻找,努力过好自己的生活。

只要我们的社会始终尊重努力的人,让努力的人感受到公平和正义,再多艰难险阻,都可以跨越。

英国作家狄更斯写过《远大前程》(GreatExpectations),也写过《艰难时世》(HardTimes),两个概念好像距离很远,但现实中它们往往就是统一体。因为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难,层次不一样,但难是永恒存在的。

要从艰难时世走向远大前程,归根结底,只能靠努力。

如何看待政策中的Hard?

2021年在很多行业因为政策因素的变迁中,都能感受到Hard的力量,有的还veryhard,市场经济不是放任的经济,需要规则,需要法治化,随着时代变化,在政府-市场-社会的大三角关系中,企业发展的边界也会有所调整,并不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而是政府和社会的给予的边界决定了舞台有多大。

这些道理,做企业的人都明白。大家也越来越清楚,今天是更加强调利益相关方责任的时代,全球都一样,对巨头的无边界扩张都有警惕、质疑和约束。如果把约束力看作hard,它是普遍存在的,不存在反而不正常。

一家证券公司负责人告诉我,他真心觉得这些年资本市场的硬规则、硬规范和对违法犯罪行为的零容忍和严惩罚,对企业长远发展是好事。

“过去我们到企业,企业总是问收入、利润做到多少就可以上市。为上市,有些收入和利润都是‘做出来’的。而科创板和创业板实行注册制后,上市条件多元化了,科创板给出了五个条件,创业板给出了三个条件,不是唯利润和收入,而是价值导向,比如看你的市值怎样。所以现在企业问我,应该做收入还是做利润?还是别的什么?我很坚定地告诉他,就做企业,增加你的价值,至于上市,什么时候成熟了,水到渠成了,再上。而且科创板、创业板有很具体的指引,比如注册制下创业板的行业定位是‘三创四新’,即企业要符合‘创新、创造、创意’的大趋势,或者是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科创板、创业板也都有负面清单,即不支持哪些行业和情况的企业申报发行上市。如果企业顺应了这些,就会觉得有希望,反过来,如果违反了国家的期待、规划去逐利,那就觉得很难,企业也难以实现持续增值。”

不过,我在和不少行业交流时,也经常想到一个问题,这些Hard中能不能体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