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版"2019":要乐观
时间:2021-12-23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今年是缩小版的“2018年”

为什么说今年很像2018年?其实无论是经济的走势,还是政策的方向,和2018年都是基本一致的。

首先看经济,在2018年的时候,经济增速从年初开始下行。今年也是如此,虽然公布的各种经济和盈利数据的同比增速都很高,但其实主要是由于去年的低基数带来的。要判断经济景气程度的变化,必须剔除低基数,所以每个月统计局在公布各种数据的时候都会测算两年平均增速。其实剔除低基数后,本轮经济增长最快的时候就是在去年四季度,具体月份就是去年的11月份。

但是在上半年的时候,对经济走势的分歧还是比较大的,直到7月份的降准统一了市场的预期。之所以对经济分歧很大,是因为经济结构本身就分化很大:比较亮眼的是出口;上半年房地产经济虽然下行,但下行速度还比较慢;消费还是偏弱。尤其是1季度的时候,受到就地过年影响,生产明显更强劲,消费短期变得更弱。不过下半年以来,经济总量增速放缓节奏有所加快,所以今年以来经济运行的方向和2018年是一致的。

其次来看政策,今年的很多政策从方向上来说,都和2018年很像,都是在总量经济回升后,稳增长必要性下降,借着“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宏观政策边际收紧,并且更加侧重经济结构的调整。我们在去年12月报告《转,但不“急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中有过总结:“不是急转弯,但也是转弯”。

在总量政策方面,和2018年一样,今年也是宽货币、紧信用的环境。我们在1月份专题报告《宽货币,紧信用——2021年政策分析系列一》中指出,“今年全年来看,加息的概率都较低,逆回购、MLF等短端政策利率或将维持现状”,并提出今年紧信用的三个方向:“房地产融资压降”、“国企融资回归常态”、“政府融资的减少”。

尽管在1-2月份,银行间利率大幅上行,引发市场对于加息的担忧,但其实事后来看,只是短期扰动而已,央行不仅没有加息,3月以来还一直维持银行间利率低位稳定,7月份还降准释放了宽松信号。

在财政政策方面,今年和2018年也很像。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公共财政支出增速都是高于收入增速的,但只有两个年份很特殊,一个是2018年,另一个就是2021年,支出增速要低于收入增速,这也反映了财政的偏紧态度。今年以来,财政支出进度明显是偏慢的,政府债的发行也有所延后,这些和2018年很像。

在调结构方面,也和2018年类似,借着窗口期快速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风险的化解。例如,对房地产领域的调控逐渐收紧,处置和化解各种风险,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加强对互联网平台、教育、文化等领域的规范管理。

但为何是缩小版的“2018年”呢?这主要是因为政策转向的力度没有2018年那么大,速度也没有2018年那么快。2018年的时候政策收紧速度很快,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2017年经济全面恢复、全面向好。而去年以来经济虽然总量恢复,但结构上依然存在薄弱环节,存在“不稳固”、“不均衡”的问题,政策不是急转弯。例如2017年社融的规模有26万亿,而2018年直接降至22万亿;去年社融规模将近35万亿,我们预计今年社融规模可能仍在32万亿附近。

从大类资产的走势看,市场的表现也可以说是缩减版的“2018年”。2018年的时候,10年期国债利率从年初开始下行;本轮利率的高点出现在去年11月,和经济高点完全一致,之后就不断下行,1-2月由于受到银行间利率快速拉升的短期扰动而有调整,但之后继续向下。权益资产中,由于经济在减速、政策在转向,部分资产出现明显调整;但同时政策转弯“不急”,结构上依然存在一些机会。

明年是放大版的“2019年”

往前看,稳增长压力可能还会增加,经济运行方向和2019年类似。去年以来的经济回升有两大关键变量,一个是出口表现强势,另一个是房地产投资的回升,而终端消费需求处于弱复苏状态。往前看,疫情仍然没有完全过去,就业和居民收入还需要进一步恢复,消费回升仍将偏慢。

而随着调控政策不断收紧,去年对经济支撑作用较大的房地产市场,回落速度明显加快。10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当月同比增速-22%,11月回升至-14%;10月房地产投资当月增速降至-5.5%,11月4.8%,剔除原材料价格上涨后的实际投资增速-15%以下。往前看,我们预计房地产政策会继续放松,包括房企和居民融资政策、各地方因城施策政策。但总量的房地产销售和投资或仍然在低位徘徊。

此外,出口短期还相对稳定,但美国商品消费需求在降温,出口基数在抬升,预计出口对于经济的同比拉动作用会逐渐减小。

所以明年经济或依然处于偏弱状态,存在下行压力,方向和2019年类似。但明年稳增长的压力可能会比2019年大得多,这就意味着,宏观和结构政策的积极程度可能要明显超过2019年,所以是放大版的“2019年”。

放大版“2019”已到:要乐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指明方向,明年政策最重要的基调就是“稳”!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具体来说,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经济稳,“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