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不再是过独木桥
最近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教育相关的政策,使得我们增添了很多新的烦恼。要么是自己面临高考,要么是孩子要参加高考,但现在教育辅导机构没有了,如何面对高考这座独木桥?如何让孩子的成绩提升?
实际上,高考不是目的,教育真正的目的应该是掌握在未来社会当中的生存技巧。
GoogleDeepMind(人工智能企业)是机器学习的最前沿机构,诞生了一大批人工智能的科研成果,正在改变世界。
AleksaGordic(亚历克萨·戈迪奇)很荣幸被GoogleDeepMind(人工智能企业)录取了,但是他并没有令人炫目的高学历,为什么会被录取?就是因为他学到了最前沿的人工智能的知识。所以,即使你是名校毕业,但如果没有掌握未来的知识,依然可能不会重用;相反,如果你掌握了这些知识,即便没有文凭,依然可以找到好工作。
现在很多科技前沿所需要的知识,那些真正面向未来,需要处理未来工作、生活场景的知识都不是来自于高校,不是来自教育机构。当知识的更迭速度越来越快的时候,教育机构明显严重滞后了。
在什么地方能够学到这些知识?社群化学习是现在的一大趋势,很多的前沿社群聚集了一群对未来的知识充满好奇,也有兴趣研究的人,他们自动聚集到一起,不断地交互,不断地交流,每个人慢慢都成为了领域的专家。
AleksaGordic(亚历克萨·戈迪奇)就是社群化学习网站Github(GitHub是一个面向开源及私有软件项目的托管平台)中非常活跃的学习参与者,同时,他也带动了更多人在领域掌握了更新的知识,他们的未来也会更光明。
如果换个问题,不问如何把今天的高考做得更好,而是问未来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我们如何去掌握这些知识,你就不会再为今天的教学、今天的高考所烦恼。未来越来越少的人会讨论高考,越来越多的人会讨论技能、能力,会讨论机会,这才是一个正常的社会。
我认为,随着时间的迁移,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一定会转变,因为社会真正需要的不是考入大学的人,不是拿到了某种文凭的人,而是掌握了真实的、面对未来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的人。
2.就业——找准自己的定位,也能大放异彩
现在很多人对自己的工作很焦虑,就有了996、内卷、躺平等等说法。为什么要躺平?因为看不到方向,看不到目的。同时,不得不承认还是有很多各方面的成功人士。
其实年轻人不是想要躺平,不想奋斗,而是年轻人希望奋斗是有意义的,他们可以为一个有意义的事情而奋斗。当他找不到意义,工作只剩下薪水的时候,就宁愿躺平了。李子柒因为制作中华传统美食,一条视频就可获得上千万播放量。10年之间,字节跳动成为了比肩并有可能超越BAT的企业。
所以,时代不缺乏机会,当你在哀叹机会被别人拿走的时候,你是否在之前没看到机会?要知道任何的成功都需要在之前有很长时间的付出。错过了现在的机会,未来的机会又在哪里?实际上,未来有很多科技机会正在等着有志青年去实现。
小时候我们都听过这样的教育——“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如果你的智商足够高,你就有足够的机会和成就。
后来证明这是片面的,例如李嘉诚,他的智商未必有多么高,但是他成就很大。这是因为他情商很高,懂得待人接物,懂得团结别人,让一群人为自己打工,所获得的成就比自己单打独斗要大多了。
但我们又发现比尔·盖茨、史蒂夫·乔布斯的情商都比较低,但是他们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我们总结,他们有一类智商特别高——人的机器智商,即人理解机器并让机器为自己服务的能力。
我们都知道机器是可以被无限复制的,在未来世界里,我们需要让更多的机器为人服务。在未来社会里,机器的人口数量会大大超过人的人口数量,每个人都有N个机器为你服务,能够掌握和调动最多的机器为大家服务的那个人可能就是未来的首富。
所以,未来需要的一类技能就是掌握机器去为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如果在今天就为未来的技能去打基础,为未来的岗位去设计好路径,也许你在未来就是那个时代的成功者。所以,与其哀叹今天的机会不属于我,不如实实在在为未来做好准备,未来的机会可能就属于你。
以前有句话:男怕入错行。但现在男女平等了,大家都有入错行的担心。实际上,科技正在进入每一个产业,改变每一个领域。
更重要的是,现在科技需要深度的协作,不只是搞科技的人才有机会,做市场的人、研究用户的人、研究合作的人、做供应链的人,每一个领域都能发掘自己的机会,只要在整个产业生态中找到自己的独特定位,就可以在里面大放异彩。
3.财富——把鸡蛋放在科技的篮子里
现在很多人担心,错过了房地产红利、炒股红利、比特币等机会,财富增长速度似乎不够快,怎么办?
其实不用担心,未来还有大量的造富机会在等着我们。我们都知道,全球的造富机会都在科技产业。从历史上看,每一个时代的首富都是那个时代的科技企业家,例如曾经的福特,再后来的微软,当今的谷歌等等。
每个时代的科技企业,都会引领时代的产业发展,也会形成巨大的创富机会。让人值得高兴的一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