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寒不落 碧海阔逾澄
时间:2021-12-23 00:00:00来自:经济参考报字号:T  T

令人难忘的2021年就要过去了。

这一年,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和不确定,国内改革发展和防风险任务更加繁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处变不惊、指挥若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奋力拼搏,沉着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疫情冲击,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育先机、开新局,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交出一份让全世界瞩目的时代答卷。

一组组数据透出“先机”

先机意味着生机。

1万亿元——这是前11月我国吸收外资的成绩单。全球亮眼的表现证明,疫情冲击下,中国依然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

1亿标准箱——这是截至12月中旬长三角港口2021年集装箱的吞吐量数据。其中,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11年保持全球首位。

1.7倍——这是今年1至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增幅。中汽协预测,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340万辆,2022年进一步增长到500万辆。

4.97亿——这是截至今年11月底我国5G手机终端连接数。我国建成开通5G基站超过130万个。

18%——这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2021年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的最新预测数据。今年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动力源作用更加明显。

……

一个个数据,成为“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经济展现新气象取得新成效的生动注脚。

在疫情冲击和外部压力面前,中国经济率先实现快速复苏,迈出稳健开局的步伐。

最新出炉的11月经济数据,表明中国经济顶住了压力,保持了恢复态势。实体经济实现稳中有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连续两个月加快;原煤产量同比增长4.6%,比上月加快0.6个百分点;1至11月份,金属集装箱、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29.7%和37.1%……

从主要指标看,我国经济基本盘“稳”的特征十分鲜明: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9.8%,高于全球平均增速和主要经济体增速;前11个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07万人,已超全年1100万人以上的目标任务;1至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9%,低于全年3%左右的预期目标;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5.39万亿元,同比增长22%,已经超过去年全年。

我国“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年度经济成绩单值得期待。“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有望较好实现。从明年发展看,战胜困难挑战、保持经济稳定运行仍有较好支撑。”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说。

岁末时点回望,成就来之不易。

“面对多重风险挑战,我国积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锚定高质量发展不动摇,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联动发力,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跨周期调节’精准发力,推出一揽子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激励创新的举措。开局之年,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平稳推进、积累了重要经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全球坐标衡量,成绩世人瞩目。

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速为9.8%,明显高于美国、日本、德国等世界主要经济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表明,2021年我国经济增速将达到8.0%,位居主要经济体前列。

“在中国,一切照旧。”彭博社一句简单评价道出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岁末,新冠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的出现,引发全球震荡。彭博社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经济基本面,以及持续对新冠病毒的控制,使中国更有能力面对冲击。

一根根链条见证“新局”

新局代表着未来。

“碳纤维应用于工程机械的大门终于打开了。”日前,中联重科中央研究院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延斌兴奋地说。

11月底,湖南长沙,行业首款国产化碳纤维泵车在中联重科麓谷工业园正式亮相。

刘延斌回忆起几个月前情形,仍难掩激动。

上半年,中联重科经过多年研发的碳纤维臂架搭载在混凝土泵车上,进行实车泵送考核。数据显示,这款碳纤维臂架达到出厂设计规范,可以进行产业化应用。

高强度的臂架材料,是混凝土泵车的关键部件,长期以来也是工程机械产业链的一块短板。以碳纤维材料为例,中联重科过去的供应链是“到日本买碳纤维丝—在欧洲加工—在国内应用”,国外的原材料不仅价格高,而且供货周期长,很容易被“卡脖子”。

目前,在碳纤维材料领域,中联重科的研发团队已有20多人,国内原材料供应商已经发展到六七家。企业供应链、产业链不断补强,在原材料、设计、制造等各环节实现了国内大循环。

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只有占得先机,才能赢得未来;只有开创新局,才能赢得主动。

这一年,在有着“中国工程机械之都”称号的湖南长沙,围绕底盘、发动机、液压件等关键核心零部件,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链主”企业带动配套企业共同延链、补链、强链,形成集聚效应。

这一年,成千上万的中国企业顶住压力、强身健体,抓住机遇,将痛点转化为增长点。

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汽车轮胎内置胎压计里的纽扣电池,由于使用环境高温、高压,对性能的要求很高,过去只能全部进口。10年前,湖北宜昌力佳科技有限公司进入这个行业,攻克材料、配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